2018年5月12日 星期六

以鄰為壑的綏靖政策

  戰爭的腳步正在迅速地迫近,法西斯的鐵蹄和猙獰的叫囂聲已經清晰可聞了。
但是,西方列強們的應對之道卻是以鄰為壑的綏靖政策。
  經歷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殘酷廝殺之後,英國、法國等老牌歐洲強國雖然在表面上取得了戰爭的勝利,但是,自身的實力也在戰爭中消耗殆盡,到處是殘垣斷壁,山河破碎,今非昔比,沒有了往日橫行世界、稱霸歐洲的鋒芒和銳氣。


  沉重的戰爭負擔耗光了英國的老本,不僅被迫賣掉了10億英鎊的國外投資,還欠了美國44億美元的債務。

由於實力的衰落和工業生產的下降,大英帝國稱雄250年之久的海上霸主地位也開始動搖了。
伴隨著各殖民地風起雲湧的民族解放運動,英國政府內外交困,以至於戰後的幾屆保守黨和工黨政府都因為無力緩解危局而辭職。

  內外交困之下,戰後的歷屆英國政府都以恢復國內經濟和解決帝國內部問題為執政重點,強調"經濟危險是必須對付的最緊迫的危險,其他事務必須讓位、必須等待。"重整軍備不得影響經濟恢復,同時幻想以虛張聲勢的外交手段來保持既有的霸權地位。

1935年時,德國的空軍實力已經超過了英國。而張伯倫政府卻認為重整軍備將"壓垮這個國家的脊背",一面大幅度削減軍事預算,一面嚴格限制英國軍隊的規模,主張"退守帝國",在軍事上撤出歐洲。
  作為第一次世界大戰主要戰場的法國,戰後情況更為糟糕。

戰爭損失高達2000億法郎,勞動力損失約為136.5萬人,戰後工業產量只有戰前的57%,農業萎縮到發生糧食危機的程度。
而且,一向以高利貸者著稱的法國已經變得負債纍纍,欠美國的外債就有40億美元。
本來指望從德國的戰爭賠款中撈回血本,結果又在美國、英國的威壓下和德國的抵制下弄得竹籃打水--一場空。
  由於國力衰落,經濟極度困難,法國政局一直處於動盪和混亂之中。

從1925年4月到1934年2月,來去匆匆的法國政府竟然更換了17屆之多;僅1933年一年裡,法國內閣就走馬燈似地換了7屆。
內政的困難與混亂使得法國在外交上更加難以保持連續性、堅定性和獨立性,只能追隨英國對德國、意大利和日本的法西斯侵略行徑推行苟且偷安的綏靖政策。

  那麼,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真正贏家--美國--又如何呢?

通過第一次世界大戰,美國從戰前的負債纍纍一躍而為全世界20多個國家的債主。
世界黃金儲備的40%以上都流進了美國的腰包,紐約取代倫敦成了世界金融的中心。
在經濟、政治、軍事和外交等各個方面,美國都取代英國成了西方世界的領袖。

  但是,美國遠離歐洲和亞洲,依仗大西洋和太平洋的天然屏障,美國並不擔心德國、意大利和日本的侵略之手會伸向自己。

同時,從建國之始,美國就流行著孤立主義的歷史傳統。
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孤立主義思潮在美國異常活躍,極力鼓吹撇開國聯,不參加任何聯盟,不捲入、不牽連任何國際義務,散佈和平幻想,掩蓋戰爭危險,主張裁減軍備、避免戰爭,"代價再高也不為過"。
  迫於孤立主義思潮的壓力,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的歷屆美國總統在競選時都不得不順應這一潮流,保證不捲入戰爭,不把選民的孩子送到國外去打仗。因此,美國總統往往在外交上推行"中立"、"不偏不倚"和"武器禁運"等政策,坐視德國、意大利和日本到處挑起戰火,肆意侵略。


  此外,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殘酷景象也給歐美各國留下了不堪回首的慘痛記憶,因此,和平主義思想和厭戰、畏戰情緒在西方社會十分盛行。

同時,作為戰勝國,英國、法國、美國等也感到心滿意足,幻想從此天下太平。
法國的和平主義尤其嚴重,認為自己要得到的已經都得到了,剩下的就是保住既得利益了。
士兵們認為軍事訓練已經沒有必要,駐地的娛樂中心成了部隊的活動重心,酒精中毒的現象在軍人中間非常普遍。
  綏靖政策的另一個重要背景就是,20世紀初葉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兩種制度的根本對抗。

在俄國十月革命的影響下,世界各地都掀起了反對殖民統治的民族解放運動,直接衝擊了西方列強的統治體系和殖民地後方。
因此,西方列強都非常仇視新生的蘇聯,對共產主義威脅惶恐不安,千方百計地削弱蘇聯和限制共產主義的影響。
於是,處於蘇聯與法國、英國之間的德國便被看成了阻止"共產主義威脅"的"壁壘"。"禍水東引"便成了西方列強反蘇、鎮壓歐洲革命的政策選擇。
為此,英國甚至公然喊出了"寧要希特勒,不要斯大林"的口號。

  英國首相鮑德溫也曾再三聲言:"假如一定要打仗的話,我希望看到布爾什維克與納粹打起來。"另一位英國首相張伯倫的如意算盤打得更響:"希特勒的行動將指向東方,而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就可以完全不捲入了。"
  然而,綏靖政策並沒有給西方帶來和平,反而慫恿、加速了法西斯侵略者的戰爭步伐。

1935年10月3日,意大利不宣而戰,悍然入侵東非小國埃塞俄比亞。
對此,英、法等國的反應只是發表一份空洞的譴責聲明。
法國外長賴法爾甚至額手稱慶:"我把意大利的侵略矛頭引向一邊,因而拯救了法國。"墨索里尼的侵略成功,使希特勒深受鼓舞。

  第7節:大難臨頭各自飛2005年04月20日
  1936年3月,希特勒公然宣佈廢除《羅加諾公約》,出兵進佔萊因非軍事區。

英、法等國的反應依然是軟弱無力的譴責聲明。
隨即,希特勒又下令在德、法邊境修築了"齊格菲防線",為發動進攻做好準備。
  1938年初,為了建立"大德意志帝國",希特勒在奧地利製造騷亂,尋找併吞奧地利的借口。

3月12日,德國直接向奧地利總理許士尼格發出最後通牒,要求他辭職,許士尼格被迫接受。
接任的新總理同意邀請德軍進駐奧地利,德軍隨即佔領奧地利全境。13日,宣佈德國與奧地利合併。

  面對德國肆無忌憚的侵略行徑,英國、法國、美國表面上仍然發表了抗議,實際上卻認為德奧合併"勢在必行"。

1938年4月初,英、法、美三國政府分別承認了德國併吞奧地利的現實,撤回駐奧使館,代之以駐維也納領事館。
不費一槍一彈,德國便輕易地吞併了一個主權國家,這對希特勒的侵略野心無疑是一個巨大的鼓勵。
  幾個月之後,希特勒又開始了侵略捷克斯洛伐克的行動。

他一方面謊稱捷克蘇台德地區的日耳曼人遭受了"迫害",一面陳兵邊境,要求割讓蘇台德地區。
正當捷克斯洛伐克急需英、法等西方大國主持正義、伸出援手的時候,英、法等國卻已經決定出賣捷克斯洛伐克,換取德國的"諒解"。
  危急關頭,英國首相張伯倫在法國總理達拉第的支持下,主動求見希特勒,明確表示"承認蘇台德地區脫離捷克斯洛伐克的原則",請求希特勒在他與捷克斯洛伐克政府協商之前不要動武。

隨後,在英、法的聯手威脅和勸誘下,捷克斯洛伐克被迫接受了割地的建議。
之後,張伯倫飛赴德國會見希特勒,並提議召開四國首腦會議,討論領土轉交事宜。

  1938年9月30日,英國、法國、德國和意大利的首腦在慕尼黑簽訂了《慕尼黑協議》,規定捷克斯洛伐克在10天之內割讓蘇台德地區以及與奧地利接壤的南部地區給德國。

作為當事國,捷克斯洛伐克代表卻不能與會,只是在會後由英國代表通知他們結果,並且告知"這是無權上訴和不能修改的判決詞。"
  希特勒又一次兵不血刃地實現了侵略捷克斯洛伐克的野心。


  《慕尼黑協議》簽字後,張伯倫帶著他事先擬好的《英德宣言》,單獨會見了希特勒。

竭力向希特勒陳述,只有加強英德合作,才能解決歐洲和世界和平問題。
為了進一步麻痺英國,希特勒慷慨地在宣言上簽了字。隨後,法國總理達拉第也得到了一份《法德宣言》。
  當日,張伯倫躊躇滿志地返回倫敦。

一下飛機,就拿出《英德宣言》向歡迎的人群揮舞,興奮地宣佈:"從今以後,整整一代人的和平有了保障!"
 
 

Author :以鄰為壑的綏靖政策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