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4月27日 星期五

清朝始末


清朝從西元1644年至西元1911年。
自努爾哈赤稱帝至末帝溥儀,共曆十二帝;自入關後算起,共曆十帝,存國二百六十八年。
  清朝版圖最大時達1200多萬平方公里。

1616年,努爾哈赤建立後金。1636年,皇太極改國號為清。1644年,李自成農民軍推翻明朝統治,明崇禎帝自殺。
清軍乘機入關打敗農民軍,定都北京。
清廷先後鎮壓了各地的農民起義和南明抗清武裝,逐步統一全國。

  清初為緩和階級矛盾,實行獎勵墾荒、減免捐稅的政策,內地和邊疆的社會經濟都有所發展。

至十八世紀中葉,封建經濟發展到一個新的高峰,史稱“康雍乾盛世”。
中央集權專制體制更加嚴密,國力強大,秩序穩定,清代人口至十八世紀後期,已達到三億左右。

  1661年,鄭成功帶領戰艦橫渡臺灣海峽,打敗盤踞臺灣38年的荷蘭殖民者。

第二年初,荷蘭殖民者投降,臺灣回到了祖國懷抱。

  16世紀後期,沙俄向東擴張。清軍入關時,沙俄乘機強佔了雅克薩和尼布楚等地。

清政府一再要求沙俄侵略者撤出中國領土。
1685年和1686年,康熙帝命令清軍兩次進攻雅克薩的沙俄軍隊,俄軍被迫同意通過談判解決中俄東段的邊界問題。1689年,中俄雙方代表在尼布楚進行談判,正式簽訂了第一個邊界條約--《尼布楚條約》。

  乾隆中葉,平定了准葛爾部葛爾丹分裂勢力和回部大、小和卓的叛亂,統一了新疆,並且採取了一系列政策,發展邊疆地區的經濟、文化和交通。

  清朝在道光以前,文化成就巨大。

產生了王夫之、黃宗羲、顧炎武及戴震等傑出思想家,和曹雪芹、吳敬梓、孔尚任及石濤等著名文學藝術家。
史學碩果累累,考據學派名家輩出,出現了《四庫全書》、《古今圖書集成》等官修大型叢書。科技領域也出現了無數成果,其中建築成就相當突出。

  清朝在經濟上,仍然以農立國;文化思想上,提倡封建綱常禮教,屢興文字獄;對外關係上長期閉關自守,盲目自大。

  清中葉以後各種社會矛盾日益暴露,反清鬥爭接連不斷,其中白蓮教起義結束了清朝的全盛時期。

  1840年的鴉片戰爭和此後帝國主義的入侵,使清廷與侵略者分別締結了一系列不平等條約,割地賠款,開放通商口岸,中國逐步淪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會。

清後期政治腐敗,思想僵化,懦弱自卑,步履蹣跚地進入了它的衰落時期。
人民處於水深火熱之中,由此而爆發了一系列反帝反封建運動,如太平天國運動、撚軍起義等。
為挽救自身命運,統治階級內部亦進行了一些改革活動,如洋務運動、戊戌變法等,試圖通過自上而下的變革,使中國走上富強獨立的道路,但皆以失敗而告終。
無數的仁人志士為拯救民族危亡而浴血奮戰,前仆後繼。愛國主義的浪潮,在中國近代史上洶湧澎湃,空前高漲。
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清朝被推翻,從此結束了中國兩千多年來的封建帝制,中國歷史進入了一個新時期。
Author :

女英雄王聰兒


和珅掌權的時候,清王朝十分腐敗,地方官吏貪污橫行,百姓怨聲載道。
當時,在湖
北、河南一帶,白蓮教又盛行起來。

有個安徽人劉松,到河南傳教,利用給百姓治病的機
會,勸人入教,後來被官府發現,流放到甘肅去。
劉松的徒弟劉之協和宋之清逃到湖北,繼續傳教。

他們宣傳說,清朝快要滅亡,將來會
出現新的世界,入教的人都可以分到土地。

當地的貧苦農民受夠地主剝削的苦,渴望得到土
地,聽了這個宣傳,紛紛參加了白蓮教。
參加白蓮教的人越來越多的消息,驚動了乾隆帝。

乾隆帝命令各省宮府捉拿教徒。一些
官吏本來是敲榨勒索的老手,趁機派出差役,挨家挨戶地查問,不管你是不是教徒,都得拿
出一筆錢來“孝敬”他們。

有錢的出錢買命,沒錢的窮人就被抓到監獄裏拷打,甚至送了
命。武昌有個官員向百姓敲榨勒索不成,羅織罪狀,受到株連的有幾千人。

不論教徒或沒入
教的,都被迫害得家破人亡,對官府更加切齒痛恨。
白蓮教首領劉之協到了襄陽,召集教徒開會商量。

大家說:“這個世道,真是官逼民反
了!不如索性造反吧。”經過一番商議,決定用“官逼民反”的口號,發動群眾起義,並且
派出教徒分頭到各地去聯絡。


西元1796年,也就在嘉慶帝即位那年,白蓮教徒在湖北宜都、枝江等地舉行了起
義。

襄陽地方有個白蓮教首領齊林,原定在元宵燈節起義,不料走漏了消息,遭到官府的襲
擊,齊林和一百多個同伴被殺害。
齊林有個年輕的妻子叫王聰兒,原是個江湖賣藝的女子,從小練得一身武藝。

她決心給
丈夫和起義的同伴們報仇,就和齊林的徒弟姚之富一起,重新整頓起義隊伍,不出一個月,
就組織了一支四五萬人的起義軍。

王聰兒和其他首領一起率領隊伍,到處打擊官府,懲辦貪
官汙吏。
當王聰兒在湖北起義的時候,四川、陝西的白蓮教徒也起兵回應。

起義的火焰在三省廣
大地區蔓延開來,一些貧民、流民,都參加了起義隊伍。
嘉慶帝一看起義軍聲勢越來越大,慌了手腳,連忙命令各地的總督、巡撫、將軍、總兵
等大小官員,派出大批人馬鎮壓。

可是那些大官、將軍們只知道貪污軍餉,不懂得怎樣打仗。
王聰兒分兵三路,從湖北打到河南。

起義軍打起仗來不但勇敢,而且機動靈活。他們在
行軍的時候,不整隊,見了官軍不正面迎戰,不走平坦大道,專揀山間小路走,找機會襲擊
官軍。

他們又把兵士分成許多小隊,幾百人一隊,有分有合,忽南忽北,把圍剿他們的官軍
弄得暈頭轉向,疲於奔命。
王聰兒的起義軍在湖北、河南、陝西流動作戰,打擊官軍。第二年,在四川跟那裏的起
義軍會師。
嘉慶帝見官軍圍剿失敗,氣得眼都紅了,大罵王聰兒是罪魁禍首,又下了一道詔書把一
些帶兵的將軍們狠狠地訓斥了一通,撤職的撤職,辦罪的辦罪,並且嚴厲督促各地將軍集中
兵力,圍剿王聰兒起義軍。


清軍將領明亮向嘉慶帝獻了一條惡毒的計策,要各地地主組織武裝民團,修築碉堡。


義軍一來,就把百姓趕到碉堡裏去,叫起義軍找不到群眾幫助,得不到糧草供應。

這種做
法,叫做“堅壁清野”。嘉慶帝下令各地採用這種計策,起義軍的活動果然越來越困難。
清軍在川北一帶圍攻王聰兒。

王聰兒擺脫清軍圍攻,親自帶領二萬人馬攻打西安,不料
在西安遭到官軍阻擊,打了敗仗;再打回湖北的時候,明亮率領官軍緊緊追擊。

起義軍後面
有官軍,前面又有地主武裝民團的攔截,終於在鄖西(在今湖北省,鄖音yun)的三岔河
地方,陷進敵人的包圍圈。
王聰兒臨危不懼,指揮起義軍退到茅山的森林裏,準備組織突圍。

官軍發現了,又圍住
茅山,從山前山后,密密麻麻地擁上來。

起義軍經過頑強抵抗,終於失敗。
王聰兒和姚之富
眼看突圍不成,退到山頂,縱身從陡峭的懸崖上跳下來,英勇犧牲。
女英雄王聰兒犧牲後,各地起義軍繼續進行反抗官府的鬥爭。

清王朝共花了九年工夫,
才把這場大起義鎮壓下去。但是,清王朝經過這場嚴重打擊,從此一蹶不振。
嘉慶帝死後,他的兒子旻甯(旻min)即位,就是清宣宗,也叫道光帝。

道光帝即位
後,清王朝越來越衰落,

西方資本主義國家乘機加緊侵略,民族危機越來越嚴重。到了西元
1840年,也就是道光帝即位的第二十年,爆發了鴉片戰爭。

打這以後,中國從封建社會
一步步變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英勇的中國人民為了反對資本帝國主義侵略,反對封建統
治,前仆後繼,開展了不屈不撓的艱苦卓絕的鬥爭。

中國歷史進入了一個新的時期——近代
史時期。

Author :

大貪官和珅


乾隆帝做了六十年皇帝,在文治武功方面,取得了勝利。
他志滿意得,驕傲起來,把自
己稱做“十全老人”。

他越來越喜歡聽頌揚的話,於是,就有人用討好奉承的手段取得他的
寵信,掌握了大權。
有一次,乾隆帝準備出外巡視,叫侍從官員準備儀仗。

官員一下子找不到儀仗用的黃
蓋。急得不知怎麼才好。乾隆帝十分惱火,問:“這是誰幹的好事?”
官員們聽到皇帝責問,嚇得張口結舌。

有一個青年校尉在旁從容不迫地說:“管事的人
不能推卸責任。”
乾隆帝側過臉一看,那個校尉眉目清秀,態度鎮靜,乾隆帝心裏高興,把追問黃蓋的事
也忘了,問他叫什麼名字。

那青年校尉回答,名叫和珅(音sh?n)。乾隆帝又問他的家
庭情況,讀過哪些書,和珅也無不對答如流。
乾隆帝十分讚賞和珅,馬上宣佈他總管儀仗,以後又派他當御前侍衛。

和珅是個非常伶
俐的人,乾隆帝要什麼,他件件都辦得十分稱心;乾隆帝愛聽好話,和珅就盡說順耳的。


子一久,乾隆帝把和珅當作親信,和珅也步步高升。

不出十年,從一個侍衛提升到了大學
士。後來,乾隆帝還把他女兒和孝公主嫁給和珅的兒子。

和珅跟皇帝攀上了親家,那權勢更
別提有多大了。

再加上乾隆帝年老力衰,朝政大事,就自然落在和珅手裏。
和珅掌了大權,別的大事他沒心思管,卻一味搜刮財富。

他不但接受賄賂,而且公開勒
索;不但暗中貪污,而且明裏掠奪。

地方官員獻給皇帝的貢品,都要經過和珅的手。和珅先
挑最精緻希罕的留給自己,挑剩下來再送到宮裏去。

好在乾隆帝不查問,別人也不敢告發,
他的貪心就越來越大了。
有一回,有個大臣叫孫士毅,從南方回到北京,準備朝見乾隆帝,正巧在宮門口遇到了
和珅。

和珅一見孫士毅手裏拿著一隻盒子,就問:“你手裏是什麼東西?”
孫士毅說:“沒什麼,是一隻鼻煙壺。”
和珅走上前去,不客氣地把盒子抓在手裏。

打開一看,那只鼻煙壺竟是用一顆大珠子雕
刻出來的。和珅拿在手裏,看了又看,嘴裏連聲嘖嘖稱讚,涎(音xian)皮賴臉地說:
“好寶貝!就送給我,怎麼樣?”
孫士毅慌忙說:“哎,不行了。

這件寶貝是準備獻給皇上的,昨天已經奏明皇上了。”
和珅臉色一沉,把珠壺往孫士毅手裏一塞,冷笑著說:
“我不過眼你開個玩笑,何必那樣寒酸相!”
孫士毅把那只珠壺獻給了乾隆帝。過了幾天,他又跟和珅碰在一起,只見和珅得意揚揚
地說:“我昨天也弄到一件寶貝,您看看,能不能跟您上次進貢的那只比?”
孫士毅走過去一看,原來就是他獻給乾隆帝的那只珠壺。

孫士毅嘴裏隨口應付了幾句,
心裏想,這件寶貝怎麼會落到和珅手裏,一定是乾隆帝賞給他了。

後來,他偷偷打聽,才知
道和珅是買通太監從宮裏偷出來的。
和珅利用他的地位權力,千方百計搜刮財富,一些朝臣和地方官員,知道他的脾氣,就
儘量搜刮珍貴的珠寶去討好和珅。

大官壓小吏,小吏又向百姓層層壓榨,百姓的日子自然越
來越難過了。
乾隆帝在做滿六十年皇帝後,傳位給了太子顒琰(音yongy?n),顒琰即位,就
是清仁宗,又叫嘉慶帝。
嘉慶帝早知道和珅貪贓枉法的情況。

過了三年,乾隆帝一死,嘉慶帝馬上把和珅逮捕起
來,叫他自殺;並且派官員查抄和珅的家產。
和珅的豪富,本來是出了名的,但是抄家的結果,還是讓大家大吃一驚。

長長的一張抄
家清單裏,記載著金銀財寶,綾羅綢緞,希奇古董,多得數都數不清,粗粗估算一下,大約
值白銀八億兩之多,抵得上朝廷十年的收入。

後來聽說,那查抄出來的大批財寶,都讓嘉慶
帝派人運到宮裏去了。於是,民間就有人編了兩句順口溜諷刺說:“和珅跌倒,嘉慶吃飽。”

Author :

曹雪芹寫《紅樓夢》


乾隆帝連年用兵,軍費花費很大;他又六次巡遊江南,搞得十分鋪張浪費。
加上下麵的
官吏貪污浪費成風,弄得國家漸漸地衰弱下來。
就在這個時期,在京城流傳著一本小說,叫《紅樓夢》。

開始,人們還弄不清作者是
誰,後來經過研究,才知道寫書的作者叫曹雪芹。
曹雪芹原來是一個貴族家庭的子弟。

他的曾祖曹璽(音x?)曾經得到康熙帝的寵信,
被派到南方當江甯織造。

江甯是南方富裕的地方,織造是專替皇族辦服裝的,是個攢錢的差
使。

曹璽死後,曹雪芹的祖父曹寅、父親曹(音f?)接替了這個差使,一家三代前後做
了六七十年織造官,不用說家產越來越富,成了一個豪門。


雍正帝即位後,因為皇室內部的糾紛,牽連到曹家,雍正帝認為曹家反對過他,不但革
了曹的職,還下令查抄了他們的家。

那時候,曹雪芹是個十歲的孩子,已經懂事,看到家
庭遭到這樣大的災難,幼小的心靈受到很大打擊。


父親丟了官,在江寧呆不下去,只好回到北京老家,生活越來越窮,家庭的災難又接二
連三發生。到後來,父親曹也死了。

曹雪芹的生活更加困難,他只好搬到北京西郊,在幾
間簡陋的屋子裏讀書。有時候,連糧食也不夠吃,只好喝點薄粥充饑。
曹雪芹住在郊外,環境變了,接觸了一些窮苦百姓,再想起小時候家裏的豪華生活,免
不了產生許多感觸。

後來,他決心根據他的親身體驗寫出一部反映當時社會生活的小說,這
就是《紅樓夢》。
曹雪芹在《紅樓夢》裏,寫了一個貴族大家庭賈家從興盛到衰落的故事。

在那個貴族家
庭裏,大多是一些揮霍享受,專講吃喝玩樂、放債收租的寄生蟲。

有些人表面上道貌岸然,
內心骯髒刻薄。

小說的主人公,賈家的公子賈寶玉和他的表妹林黛玉是一對嫌惡貴族習氣、
反對封建禮教的青年。

在那個環境裏,他們想擺脫舊禮教的束縛,也沒有出路。
結果林黛玉
受盡歧視,害病死去;賈寶玉離家出走;而那個貴族大家庭,在享盡榮華富貴之後,也像腐
朽的大廈一樣,忽喇喇地倒坍了。
曹雪芹用十分深切同情的筆調寫了這一對青年男女和一些受壓迫淩辱的婢女,又滿懷氣
憤揭露了封建統治階級的腐朽和罪惡。

在《紅樓夢》裏,有一段“護官符”的故事,就是專
門揭露這些官僚和豪門怎樣勾結起來欺壓百姓的。
小說裏的賈府有一門親戚薛家。

薛家的公子薛蟠,因為跟別人爭奪一個婢女,行兇打死
了人。

被害人的僕人告到應天府,知府賈雨村正想派公差到薛家去捉拿兇犯,他的隨身僕人
暗示他別這樣做。

退堂以後,賈雨村把僕人留下,問他為什麼阻止他捉拿兇犯。
那僕人從袋
裏拿出一張紙,上面抄著民間流傳很廣的一首叫做《護官符》的歌謠,
  賈不假,白玉為堂金作馬。
阿房宮,三百里,住不下金陵一個史。
東海缺少白玉床,龍王來請金陵王。
豐年好大“雪”,珍珠如土金如鐵。
賈雨村看不懂。

經僕人一解說,才知道南京地方,有四家豪門大族:賈家是皇親國戚,
史家和王家都是金陵(就是南京)的大官僚;“雪”和“薛”同音,指當地一家富商薛家。
這四家結成親戚,互相勾結,勢力大得沒法說。

當官的要想護住自己的官職,就不能得罪這
四家豪門。

僕人提醒賈雨村說,這次殺人的兇犯正是薛家公子,要是觸犯了他們,不但要丟
掉官職,只怕性命難保。
賈雨村聽了僕人的話,嚇了一大跳,馬上打消了捉拿兇犯的念頭,還按照僕人獻的計,
把被打死的人說成是急病死去。

一樁人命案,就這樣稀裏糊塗地了結。
曹雪芹花了十年時間,在北京西郊寫這部小說,辛勞和疾病把他折磨得十分衰弱。當他
寫完八十回的時候,他的一個心愛的孩子得病夭折。

曹雪芹受不了這個打擊,終於放下了他
沒有完成的著作,離開了人世。
曹雪芹死後,他的小說稿本經過朋友們傳抄,漸漸流傳開來。許多人讀了這本小說,又
是讚賞,又是感動。

但是對這樣傑出的著作沒有全部完成,總覺得是一件太可惜的事。後
來,又有一個文學家高鶚(音e),續寫了四十回,使《紅樓夢》成了一部結構完整的小說。
小說《紅樓夢》經過一再傳抄、翻印,越傳越廣。

一直到現代,大家公認它是我國古代
最傑出的長篇小說。

人們不但欣賞它的高超的藝術成就,而且還從那裏瞭解到我國封建社會
快要沒落的歷史和社會狀況。

直到現在,從國內到世界各國,都有許多學者研究、考證這部
偉大著作,人們把這門學問稱做“紅學”。

Author :

乾隆帝禁書修書


清王朝統一中國後,經過康熙、雍正兩朝的經營,經濟有了很大發展。
到雍正帝兒子清
高宗弘曆(也叫乾隆帝)在位的時候,國力強盛,財政富裕。

清朝初期的文治武功(也就是
文化和武力的統治),在這個時期都達到鼎盛的程度。

西元1757年,原來已歸服清朝廷
的準噶爾貴族阿睦爾撒納發動叛亂。

乾隆帝派兵兩路,進攻伊犁,平定了叛亂。
準噶爾平定
以後,原來被準噶爾俘虜的維吾爾族首領大和卓木(又名布那敦)、小和卓木(又名霍集
占)兄弟逃回新疆天山南路,起兵反清。

乾隆帝又派兵征討。大小和卓木在當地殘酷壓迫人
民,遭到維吾爾族人民的痛恨,紛紛起來支持清軍。

清軍順利地平定了大小和卓木的叛亂。
西元1762年清朝在新疆設置伊犁將軍,加強對天山南北的管理。
乾隆帝跟他祖父、父親一樣,除了武功之外,還十分重視文治。

他一面繼續開博學鴻詞
科,招收文人學者,編寫各種書籍;一面又大興文字獄,鎮壓有反清嫌疑的文人,乾隆時期
文字獄之多,大大超過了康熙、雍正兩朝。
但是,乾隆帝懂得,光靠文字獄來實行文化統治是不徹底的。

還有成千上萬的書籍,貯
藏在民間。

如果裏面有不利他們統治的內容,該用什麼辦法來解決呢。
他終於想出一個辦法,就是集中全國的藏書,來編輯一部規模空前巨大的叢書。

這樣做
一來可以進一步籠絡大批知識份子,顯示皇帝重視文化;二來借這個機會把民間藏書統統審
查一下。可說是一舉兩得。


西元1773年,乾隆帝正式下令開設四庫全書館。

派了一些皇室親王和大學士擔任總
裁,那些皇親國戚大多是掛個名、起監督作用的。

真正擔任編纂官的都是當時一些有名的學
者,像戴震、姚鼐、紀昀(音yun)等人。那套叢書名稱就叫做《四庫全書》。


我國古代常把圖書分成經、史、子、集四個大類:經部,包括歷來儒家的經典著作(像
《詩經》、《論語》、《孟子》等)和研究文字音韻的書;史部,包括各種歷史、地理、傳
記等書;子部,包括古代諸子百家學說和科技著作,像農學、醫學、天文、曆法、演算法、藝
術等;集部,包括文學的總集和專集等。


按照四大類集中貯藏起來就叫做“四庫”。
要編一套規模巨大的叢書,先得把書籍收集起來。

乾隆帝下了命令,叫各省官員搜集、
收購各種圖書上繳,並且定出了獎勵辦法,要私人進獻圖書,進獻越多,獎勵越大。

這道命
令一下,各地圖書果然源源不絕送到北京,只隔二年,就有二萬多種,再加上宮廷內部原來
的大量圖書,數量就很可觀了。
書收集起來了。乾隆帝就下令四庫全書館的編纂官員對圖書認真檢查。

凡是有“違礙”
(對清統治者不利)字句的,一概銷毀。

一查下來,發現在明朝後期的大臣奏章裏,提到清
皇族的上代,不那麼尊重,譬如他們的上代就接受過明朝的官職和封號,這在乾隆帝看來是
很不體面的;於是就下令把這類圖書一概燒毀。

至於像呂留良、黃道周等抗清文人的著作,
那就更不用說了。

後來再一查,在宋朝人的著作中,也有許多反對遼、金、元朝的內容,這
種內容很容易使人聯想到反對清王朝,也該銷毀,或者銷毀一部分。

還有一個辦法,就是發
現這類字句,就隨時刪改塗抹,這樣,書雖然被保存下來,但是已經弄得面目全非。

為了這
件事,乾隆帝可說是絞盡腦汁。

據不完全統計,在編《四庫全書》的同時,被查禁燒毀的圖
書也有三千種之多。
但是不管乾隆帝的動機怎樣,這部規模巨大的《四庫全書》到底編出來了,而且保存下
來了。

編纂《四庫全書》的學者們對大批圖書進行編輯、校勘、抄寫,足足花了十年工夫,
到西元1782年正式完成,共收圖書三千五百零三種,七萬九千三百三十七卷。當時把全
書抄了七部,分別貯藏在皇宮、圓明園、熱河行宮(今河北承德)、奉天、(今瀋陽)杭
州、鎮江、揚州(其中三部後來在戰爭中被燒毀了)。

這對後代人研究我國古代的豐富的文
化遺產,畢竟是一項重大的珍貴的貢獻。

至於查禁銷毀一批書,當然對我國文化造成了損
失,但是這種有禁也不可能徹底。

當時就有不少愛護文物的人,冒著坐牢殺頭的危險,把許
多有價值的書藏了起來。到了清朝末年,就有不少被禁的書陸續出現了。

Author :

文字獄


清朝統治者對明朝留下來的文人,一面採取招撫辦法。
一面對不服統治的,採取了嚴厲 的鎮壓手段。
就在康熙帝即位的第二年,有官員告發,浙江湖州有個文人莊廷鑨,私自招集 文人編輯《明史》,裏面有攻擊清朝統治者的語句,還使用南明的年號。
這時候,莊廷鑨已 死去,朝廷下令,把莊廷鑨開棺戳屍,他的兒子和寫序言的、賣書的、刻字的、印刷的和當 地官吏,被處死的處死,充軍的充軍。這個案件,一共株連到七十多人。
西元1711年,又有人告發,在翰林官戴名世的文集裏,對聲明政權表示同情態度, 又用了南明的永曆帝的年號,就下令把戴名世打進大牢,判了死刑。
這個案件牽連到他的親 友和刻印他文集的,又有三百多人。
 因為這些案件完全是由寫文章引起的,就管它叫“文字獄”。 康熙帝做了六十一年皇帝,老死了。
他的第四個兒子胤禛(音yin zh?)即位, 這就是清世宗,又叫雍正帝。
雍正帝是一個殘暴成性、猜忌心又很重的人。在他的統治下, 文字獄也更多更嚴重。最出名的是呂留良事件。
 呂留良也是一個著名學者。明朝滅亡以後,他參加反清鬥爭沒有成功,就在家裏收學生 教書。
有人推薦他博學鴻詞,他堅決拒絕了。官員勸他不聽,威脅他也沒用,後來他索性跑 到寺院裏,剃光了頭當和尚。
官員們也拿他沒辦法。 呂留良當了和尚之後,躲在寺院裏著書立說。
書裏面有反對清朝統治的內容。
幸好書寫 成了,沒有流傳開去,呂留良死了,更沒被人注意。
有個湖南人曾靜,偶然見到呂留良的文章,對呂留良的學問十分敬佩,就派了個學生張 熙,從湖南跑到呂留良的老家浙江去打聽他遺留下來的文稿。
 張熙一到浙江,不但打聽到文稿的下落,還找到呂留良的兩個學生。
張熙跟他們一談, 很合得來。他向曾靜彙報後,曾靜也約兩人見了面,四個人議論起清朝統治,都十分憤慨。 大家就秘密商量,怎麼想辦法推翻清王朝。
 他們懂得,光靠幾個讀書人辦不了大事。
後來,曾靜打聽到擔任陝甘總督的漢族大臣岳 鐘琪,掌握很大兵權,因為討伐邊境叛亂的時候立了戰功,受到雍正帝重用。他想,要是能 勸說岳鐘琪反清,成功就大有希望。
曾靜寫了一封信,派張熙去找岳鐘琪。岳鐘琪接見張熙,拆看來信,見是勸說他反清 的,大吃一驚,問張熙說:“你是哪里來的,膽敢送這樣大逆不道的信。” 張熙面不改色說:“將軍跟清人是世仇,您難道不想報仇?” 岳鐘琪識:“這話從哪兒說起?” 張熙說:“將軍姓岳,是南宋岳忠武王(就是嶽飛)的後代,現在的清朝皇帝的祖先是 金人。
岳王當年被金人勾結秦檜害死,千古稱冤。現在將軍手裏有的是人馬,正是替岳王報 仇的好機會呢。” 岳鐘琪聽了,馬上翻了臉,吆喝一聲,把張熙打進牢監,並且要當地官吏審問張熙,追 查他是什麼人指使的。
張熙受盡種種酷刑,就是不招,說:“你們要殺要剮都可以,要問指使人,沒有!” 岳鐘琪心想,這個張熙是個硬漢,光使硬的治不了他,就另想一個軟的辦法。
第二天, 他把張熙從牢裏放出來,秘密接見了他。
岳鐘琪假惺惺說:昨天的審問,不過是試探,他聽 了張熙的話,十分感動,決心起兵反清,希望張熙幫他出主意。
張熙開始不相信,禁不住岳鐘琪裝得鄭重其事,還真的賭神罰咒,才相信了他。
兩人商 談了幾天,漸漸熱絡起來。張熙無話不談,把他老師曾靜怎樣交代的話都抖了出來。
 岳鐘琪哄得了張熙提供的情況,一面派人到湖南捉拿曾靜,一面立刻寫了一份奏章,把 曾靜、張熙怎樣圖謀造反的情節,一五一十報告了雍正帝。
 雍正帝接到報告,又氣又急,立刻下命令把曾靜、張熙解送到北京,嚴刑審問。
這時 候,張熙才知道上了岳鐘琪的大當,要不招也不中用了。
雍正帝再一查,知道曾靜還跟呂留 良的兩個學生有來往。 這樣,案子就牽連到呂留良家。
呂留良已經死了,雍正把呂留良的墳刨了,棺材劈了, 還不解恨,又把呂留良的後代和他的兩個學生滿門抄斬。
還有不少相信呂留良的讀書人也受 到株連,被罰到邊遠地區充軍。
 像這樣的案子還是真有反對朝廷的活動引起的。
另外有不少文字獄,完全是牽強附會, 挑剔文字過錯,甚至為了一句詩、一個字也惹出大禍。
有一次,翰林官徐駿在奏章裏,把 “陛下”的“陛”字錯寫成“狴”(音bi)字,雍正帝見了,馬上把徐駿革職。後來再派 人一查,在徐駿的詩集裏找出了兩句詩:“清風不識字,何事亂翻書?”挑剔說這“清風” 就是指清朝,這一來,徐駿犯了誹謗朝廷的罪,把性命也送掉了。
Author :

顧炎武著書立說


目從平定三藩之亂以後,清王朝在中國的統治穩定下來了。
但是,還有一點叫康熙帝不
大放心,這就是怕有些明朝留下來的文人心裏不服。

於是,他採用一個辦法開“博學鴻詞
科”,命令各地官員和朝廷大臣,把有學問的文人推薦給朝廷,馬上封他做官。

這一招果然
很靈,不少全國著名的學者、文人應召到京城,做起官來了。
但是也有一些學者認為,他們是明朝的臣民,到清朝做官是喪失氣節的事。

他們寧願冒
殺頭的危險,也不肯應召。

其中有一個是著名的思想家顧炎武,有人想推薦他應博學鴻詞
科,他寫信回答說:“我這個七十歲的老翁還巴望個什麼?

欠缺的就是一死,如果一定要逼
我應召,我只能一死了事。”
顧炎武是江蘇昆山人,出身江南大族,他的祖父是個很有見識的人,認為讀書一定要研
究實際。

顧炎武受祖父影響,從小喜歡讀《資治通鑒》、《史記》和孫吳兵法等書,十分關
心時事。

後來參加科舉,沒有考中,就乾脆下決心放棄科舉,通讀歷代歷史典籍,研究全國
各地的地方誌和歷代名人奏章,開始編寫一本重要的歷史地理著作《天下郡國利病書》。
正當他用心治學的時候,明朝滅亡,清兵南下,江南各地人民都組織抗清鬥爭,顧炎武
和他的兩位好友也參加了保衛昆山的戰鬥。

昆山軍民跟清軍激戰二十一天后,因為兵力懸
殊,終於失敗。

昆山城陷落的時候,顧炎武的生母被清兵斫斷了右臂:撫養他成長的嬸母
(也是他的繼母),聽到清兵攻破常熟,就絕食自殺,臨死時囑咐顧炎武說:“我雖然是個
女子,以身殉國也是理所應當的。

希望你不要做清朝的臣子,我死後也可以團上眼睛了。”
顧炎武痛哭一場,葬了他的繼母,離開了他的家鄉。

他想渡海去投奔魯王,還沒有去
成,魯王政權已經覆滅了。

顧炎武隱姓改名,在長江南北一帶奔走,想組織一支抗清義軍,
但畢竟勢孤力單,沒能成功。
當時,沿海和太湖一帶還有零星的抗清活動,清朝官府防備很嚴,發現有什麼抗清嫌疑
的人,就要加上“通海”的罪名,打進監獄。

昆山有個官僚地主葉方恒,想吞沒顧炎武家的
田地,買通顧家的僕人,誣告顧炎武通海。葉方恒還把顧炎武抓起來,私設公堂,逼他自殺。
顧炎武一些朋友為了搭救他,去找在清朝做官的錢謙益幫忙。

錢謙益本來是南明弘光政
權的禮部尚書,又是個出名的文學家,清兵下江南的時候,他投降了清朝,名聲不好。錢謙
益表示,只要顧炎武承認是他的學生,他願意保顧炎武出獄。

那位朋友知道顧炎武不肯那樣
做,就自作主張,假造了一張顧炎武的名帖,送給錢謙益求助。
這件事讓顧炎武知道了,直怪那朋友多事,非要把名帖討還不可。

朋友不肯討還,他索
性在大街上貼告白,聲明那張名帖是假的,弄得錢謙益十分尷尬。
經過朋友們的奔走,顧炎武才被釋放出來。

葉方恒還不肯甘休,派人追蹤他。有一天,
顧炎武在南京太平門外經過,遭到暴徒襲擊,頭部受了重傷,幸虧有好心人救護,才脫離危
險。顧炎武知道,在江南他是呆不下去了,決心到北方去遊歷。


顧炎武到北方去,一來想考察各地的地理形勢,風俗民情;二來也想找機會結交一些志
同道合的朋友,進行抗清活動。他在那長途跋涉的艱苦環境裏,並沒有放棄學術研究。

一路
上,他用兩匹馬、四匹騾子,馱著他的書箱。

遇到關塞險要的地方,他就訪問當地的退伍老
兵,瞭解那裏的風土人情,如果跟他在書本上讀到的不一樣,就拿出書本核對,這樣他的知
識就更豐富了。
顧炎武從四十五歲起,用了二十多年時間,在山東、山西、河北、江南來回奔走,每年
差不多有一半時間住在旅店裏。他還曾經和朋友一起,在雁北開墾荒地。

到了晚年,才在陝
西華陰定居下來。
顧炎武從小讀書有個習慣,有一點心得就記下來,後來如果發現錯誤,又隨時修改;發
現跟古人議論重複的,就刪掉。

這樣日積月累,再加上他從調查訪問得到的材料,編成一本
涉及政治、經濟、史地、文藝等內容極其廣泛的書,叫做《日知錄》。

這書被公認為極有學
術價值的著作。

在《日知錄》裏,他寫了一段精闢的話,他認為社會的道德風氣敗壞,就是
亡天下,為了保天下不亡,每一個地位低微的普通人,都應負起責任(原文是‘保天下者,
匹夫之賤,與有責焉耳矣!”“天下興亡,匹夫有責”這句名言就是這樣來的)。


跟顧炎武同時代的思想家,還有王夫之、黃宗羲,都是參加過抗清鬥爭,始終不願應召
到清朝做官的。他們在學術上都有很大成就,歷史上把他們合稱為清初三先生。

Author :

三征噶爾丹


沙俄政府在雅克薩失敗以後,並不甘心,就在尼布楚條約簽訂的第二年,又唆使準噶爾 部(蒙古族的一支)的首領噶爾丹進攻漠北蒙古。
那時候,蒙古族分為漠南蒙古、漠北蒙古和漠西蒙古三個部分。
除了漠南蒙古早已歸屬 清朝外,其他兩部也都臣服了清朝。準噶爾是漠西蒙古的一支,本來在伊犁一帶過遊牧生 活。
自從噶爾丹統治準噶爾部以後,他野心勃勃,先兼併了漠西蒙古的其他部落,又向東進 攻漠北蒙古。
漠北蒙古抵抗一陳失敗了,幾十萬的漠北蒙古人逃到漠南,請求清朝政府保 護。康熙帝派使者到噶爾丹那裏,叫他把侵佔的地方還給漠北蒙古。
噶爾丹自以為有沙俄撐 腰,十分驕橫,不但不肯退兵,還以追擊漠北蒙古為名,大舉進犯漠南。
康熙帝召集大臣宣佈他決定親征噶爾丹。他認為噶爾丹氣勢洶洶,野心不小,既然打進 來,非反擊不可。
西元1690年,康熙帝分兵兩路:左路由撫遠大將軍福全率領,出古北 口;右路由安北大將軍常甯率領,出喜峰口,康熙帝親自帶兵在後面指揮。
 右路清軍先接觸噶爾丹軍,打了敗仗。
噶爾丹長驅直入,一直打到離開北京只有七百里 的烏蘭布通(今內蒙古昭烏達盟克什克騰旗)。
噶爾丹得意揚揚,還派使者向清軍要求交出 他們的仇人。
康熙帝命令福全反擊。噶爾丹把幾萬騎兵集中在大紅山下,後面有樹林掩護,前面又有 河流阻擋。
他把上萬隻駱駝,縛住四腳躺在地上,駝背上加上箱子,用濕氈毯裹住,擺成長 長的一個駝城。
叛軍就在那箱垛中間射箭放槍,阻止清軍進攻。 清軍用火炮火槍對準駝城的一段集中轟擊,炮聲隆隆,響得震天動地。駝城被打開了缺 口。
清軍的步兵騎兵一起衝殺過去,福全又派兵繞出山后夾擊,把叛軍殺得七零八落,紛紛 丟了營寨逃走。
噶爾丹一看形勢不利,趕快派個喇嘛到清營求和。福全一面停止追擊,一面派人向康熙 帝請示。
康熙帝下令說:“快進軍追擊!
別中了賊人的詭計。”果然,噶爾丹求和只是緩兵 之計,等清軍奉命追擊的時候,噶爾丹已經帶了殘兵逃到漠北去了。
噶爾丹回到漠北,表面向清朝政府表示屈服,暗地裏重新招兵買馬。
西元1694年, 康熙帝約噶爾丹會見,訂立盟約。噶爾丹不但不來,還暗地派人到漠南煽動叛亂。
他揚言他 們已經向沙俄政府借到鳥槍兵六萬,將大舉進攻。內蒙古各部親王紛紛向康熙帝告發。
西元1696年,康熙帝第二次親征,分三路出擊:黑龍江將軍薩布素從東路進兵;大 將軍費楊古率陝西,甘肅的兵,從西路出兵,截擊噶爾丹的後路;康熙帝親自帶中路軍,從 獨石口出發。
三路大軍約定時期夾攻。
康熙帝的中路軍到了科圖,遇到了敵軍前鋒,但東西兩路還沒有到達,這時候,有人傳 說沙俄將要出兵幫助噶爾丹。
隨行的一些大臣就有點害怕起來,勸康熙帝班師回北京。
康熙 帝氣憤地說:“我這次出征,沒有見到叛賊就退兵,怎麼向天下人交代;再說,我中路一 退,叛軍全力對付西路,西路不是危險了嗎?” 當下,康熙帝決定繼續進兵克魯倫河,並且派使者去見噶爾丹,告訴他康熙帝親征的消 息。
噶爾丹在山頭一望,見到康熙帝黃旗飄揚,軍容整齊,連夜拔營撤退。
康熙帝一面派兵追擊,一面趕快通知西路軍大將費揚古,要他們在半路上截擊。
噶爾丹帶兵奔走了五天五夜,到了昭莫多(在今蒙古人民共和國烏蘭巴托東南)正好遇 到費揚古軍。
昭莫多原是一座大樹林,前面有一個開闊地帶,歷來是漠北的戰場。費揚古按 照康熙帝的部署,在小山的樹林茂密地方設下埋伏,先派先鋒四百人誘戰,邊戰邊退,把叛 軍引到預先埋伏的地方,清軍先下馬步戰,聽到號角聲起,就一躍上馬,佔據了出頂。
叛軍 向山頂進攻,清軍從山頂放箭發槍,展開了一場激戰。
費揚古又派出一支人馬在山下襲擊叛 軍輜重,前後夾擊。
叛軍死的死,降的降。最後,噶爾丹只帶了幾十名騎兵脫逃。 經過兩次大戰,噶爾丹判亂集團土崩瓦解,康熙帝要噶爾丹投降,但是噶爾丹繼續頑 抗。
隔了一年,康熙帝又帶兵渡過黃河親征。
這時候,噶爾丹原來的根據地伊犁已經被他侄 兒策妄阿那布坦佔領;他的左右親信聽說清軍來到,也紛紛投降,願意做清軍的嚮導。
噶爾 丹走投無路,就服毒自殺。
 打那以後,清政府重新控制了阿爾泰山以東的漠北蒙古,給當地蒙古貴族各種封號和官 職。
清政府又在烏裏雅蘇台設立將軍,統轄漠北蒙古。
 後來,噶爾丹的侄兒策妄阿那布坦攻佔西藏。
西元1720年,康熙帝又派兵遠征西 藏,驅逐了策妄阿那布坦,護送達賴喇嘛六世進藏。
以後,清政府又在拉薩設置駐藏大臣, 代表中央政府同達賴、班禪共同管理西藏。
Author :

雅克薩的勝利


沙皇俄國是怎樣侵略我國東北的呢?
原來在明朝末年,清朝正忙著進關,把北方邊境的 防備放鬆了。
沙皇俄國趁機向我國黑龍江地區進犯。他們在我國掠奪財物,殺害人民,遭到 我國各族居民的反抗。
清朝進關後,派兵打擊沙俄侵略軍,收復了被俄國佔領的黑龍江北岸 的雅克薩(在今黑龍江呼瑪西北,漠河以東的黑龍江北岸)。
當康熙帝為了平定三藩,把大批兵力調到西南去的時候,有個俄國逃犯帶了八十四名匪 徒竄到我國雅克薩,在那裏築起堡壘,四出搶掠。
他們把搶來的貂皮獻給沙皇。
沙皇不但赦 免了逃犯的罪,還派他當了雅克薩長官,想永遠霸佔我國土地。
康熙帝剛剛平定了三藩之亂,聽到東北邊境遭到侵犯,怎麼不氣憤?
為了弄清敵情,他 親自到盛京,一面派將軍彭春、郎談借打獵為名到邊境偵察;一面要當地官員修造戰船,建 立城堡,準備征討敵人。
康熙帝作好一切準備之後,派人送信給雅克薩的俄軍頭目,命令他趁早退出雅克薩,沙 俄軍不但不肯退出,反而向雅克薩增兵,跟清朝對抗。
眼看和平解決已經不可能了,康熙帝 就發佈進軍的命令。
西元1685年,康熙帝派彭春為都統,率領陸軍水軍一萬五千人,浩浩蕩蕩開到雅克 薩城下,把雅克薩圍了起來。
沙俄軍隊經過幾年的準備,把城堡修得十分牢固。
彭春觀察了地形之後,在城南築起土 山,讓兵士站在土山上往城裏放弩箭。
城裏的俄軍以為清兵要在城南進攻,就把兵力拉到城 南。
哪兒知道清軍卻在城北隱蔽地方放了火炮,乘城北敵人防守空虛,突然轟起炮來。
炮彈 在城頭呼嘯著飛向城裏,敵人的城樓被炮彈擊中了,熊熊燃燒起來。
 天色漸漸發白,清軍又在城下堆起柴草,準備放火燒城。
俄軍頭目這才嚇慌了神,在城頭上扯起白旗投降。
按照康熙帝的事前囑咐,彭春把投降的俄軍全部釋放,勒令他們撤回本土。
俄軍頭目托 爾布津哭喪著臉,帶著殘兵敗將走了。
俄軍撤走後,彭春命令兵士把雅克薩城堡全部拆毀,讓百姓耕種;接著,帶著軍隊回到 璦琿城。
 但是,遭到慘敗的俄軍頭目並沒有死心,他們打聽到清軍撤出的消息,過了不久,又帶 兵溜回雅克薩,把城堡修築得更加堅固。
邊境的警報傳到了北京,康熙帝決定把侵略軍徹底消滅。
第二年夏天,黑龍江將軍薩布 素再一次進軍雅克薩。
清軍將士想到從他們手裏放走的敵人又來了,恨不得馬上把他們消 滅。
這一次,清軍的炮火更加猛烈,俄兵幾次出城反撲,都被清軍打了回去。
守城頭目托爾 布津中彈死去;留下一批侵略軍不得不躲到處窖裏,但是沒幾天,病的病,死的死,最後只 剩下了一百五十個人。
沙俄政府慌忙派使者趕到北京,要求談判。
康熙帝才下令停止攻城。
西元1689年,中國政府派出代表索額圖,沙俄政府也派出戈洛文做代表,在尼布楚 舉行和談,劃分了兩國邊界,肯定了黑龍江和烏蘇里江流域的廣大地區都是中國領土。這就 是《尼布楚條約》。
Author :

康熙帝平定三藩


南明最後一個政權滅亡的那年,順治帝已經病死,他的兒子玄燁(音ye)即位,這就 是清聖祖,也叫康熙帝。
 康熙帝即位的時候,年紀才八歲。
按照順治帝的遺詔,由四個滿族大臣幫助他處理國家 大事,叫做輔政大臣。
四個輔政大臣中,有個叫鼇拜(鼇音ao),仗著自己掌握兵權,又 欺負康熙帝年幼,獨斷專橫。
別的大臣和他意見不合,就遭到排擠打擊。 清王朝進關後,用強迫手段圈了農民大片土地,分給八旗貴族。鼇拜掌權以後,仗勢擴 大占地,還用差地強換別旗的好地,遭到地方官的反對。
鼇拜誣陷這些官員大逆不道,把反 對他的三名地方官處死了。
康熙帝滿十四歲的時候,親自執政。這時候,另一個輔政大臣蘇克薩哈和鼇拜發生爭 執。
鼇拜懷恨在心,勾結同黨誣告蘇克薩哈犯了大罪,奏請康熙帝把蘇克薩哈處死。
康熙帝 不肯批准。鼇拜在朝堂上跟康熙帝爭了起來,後來竟揎(音xu?n)起袖子,拔出拳頭, 大吵大嚷。
康熙帝非常生氣,但是一想鼇拜勢力不小,只好暫時忍耐,由他把蘇克薩哈殺了。
打那以後,康熙帝決心除掉鼇拜。他派人物色了一批十幾歲的貴族子弟擔任侍衛,這些 少年個個長得健壯有力。康熙帝把他們留在身邊,天天練摔跤。
鼇拜進宮去,常常看到這些少年吵吵嚷嚷在御花園裏摔跤,只當是孩子們鬧著玩,一點 不在意。
 有一天,鼇拜接到康熙帝命令,要他單獨進宮商量國事。
鼇拜像平常一樣大模大樣進宮 去。
剛跨進內宮的門檻,忽然一群少年擁了上來,圍住了鼇拜,有的擰胳膊,有的拖大腿。
 鼇拜雖然是武將出身,力氣也大。可是這些少年人多,又都是練過摔跤的,鼇拜敵不過他 們,一下子就被打翻在地。
任憑他大聲叫喊,也沒有人搭救他。 鼇拜被抓進大牢,康熙帝馬上要大臣調查鼇拜的罪行。
大臣們認為,鼇拜專橫跋扈,擅 殺無辜,罪行累累,應該處死。
康熙帝從寬發落,把鼇拜的官爵革了。
康熙帝用計除掉了鼇拜,朝廷上下都很高興。
一些原來比較驕橫的大臣知道這個年輕皇 帝的厲害,也不敢在他面前放肆。
 康熙帝親自執政後,大力整頓朝政,獎勵生產,懲辦貪污,使新建立的清王朝漸漸強盛 起來。
當時,南明政權雖然已經滅亡。但是南方有三個藩王卻叫康熙帝十分擔心。
 這三個藩王本來是投降清朝的明軍將領,一個是引清兵進關的吳三桂,一個叫尚可喜, 一個叫耿仲明。
因為他們幫助清朝消滅南明,鎮壓農民軍,清王朝認為他們有功,封吳三桂 為平西王,駐防雲南、貴州:尚可喜為平南王,駐防廣東;耿仲明為靖南王,駐防福建,合 起來叫做“三藩”。 三藩之中,又數吳三桂最強。
吳三桂當上藩王之後,十分驕橫,不但掌握地方兵權,還 控制財政,自派官吏,不把清朝廷放在眼裏。
 康熙帝知道要統一政令,三藩是很大的障礙,一定得找機會削弱他們的勢力。
正好尚可 喜年老,想回遼東老家,上了一道奏章,要求讓他兒子尚之信繼承王位,留在廣東。
康熙帝 批准尚可喜告老,但是不讓他兒子接替平南王爵位。
這一來,觸動了吳三桂、耿精忠(耿仲 明的孫子),他們想試探一下康熙帝的態度,假惺惺地主動提出撤除藩王爵位、回到北方的 請求。 這些奏章送到朝廷,康熙帝召集朝巨商議。
許多大巨認為吳三桂他們要求撤藩是假的, 如果批准他們的請求,吳三桂一定會造反。
康熙帝果斷地說:“吳三桂早有野心。撤藩,他要反;不撤,他遲早也要反。
不如來個 先發制人。”接著,就下詔答復吳三桂,同意他撤藩。詔令一下,吳三桂果然暴跳如雷。
他 自以為是清朝開國老臣,現在年紀輕輕的皇帝居然撤他的權,就非反不可了。
 西元1673年,吳三桂在雲南起兵。
為了籠絡民心,他脫下清朝王爵的穿戴,換上明 朝將軍的盔甲,在永曆帝的墓前假惺惺地痛哭一番,說是要替明王朝報仇雪恨。
但是,人們 都記得很清楚,把清兵請進中原來的是吳三桂;最後殺死永曆帝的,還是吳三桂。
現在他居 然打起恢復明朝的旗號來,還能欺騙誰呢?
吳三桂在西南一帶勢力大,一開始,叛軍打得很順利,一直打到湖南。他又派人跟廣東 的尚之信和福建的耿精忠聯繫,約他們一起叛變。
這兩個藩王有吳三桂撐腰,也反了。歷史 上把這件事稱做“三藩之亂”。 三藩一亂,整個南方都被叛軍佔領。
康熙帝並沒有被他們嚇倒,一面調兵遣將,集中兵 力討伐吳二桂;一面停止撤銷尚之信、耿精忠的藩王稱號,把他們穩住。尚之信、耿精忠一 看形勢對吳三桂不利,又投降了。
吳三桂開始打了一些勝仗,後來清兵越來越多,越打越強,吳三桂的力量漸漸削弱,處 境十分孤立。經過八年戰爭,他自己知道支撐不下去,連悔帶恨,生了一場大病斷了氣。
公 元1681年,清軍分三路攻進雲南昆明,吳三桂的孫子吳世璠自殺。
清軍最後平定了叛亂 勢力,統一了南方。
但是,正在朝廷慶祝平定叛亂勝利的時候,在我國東北邊境又傳來沙皇俄國侵犯邊境的 消息,這就使康熙帝不得不把注意力放到北方邊境上面去。
Author :

李定國轉戰西南


隆武、魯王兩個南明政權先後覆滅之後,清軍分三路向西南進攻,駛守在兩廣的明朝官 員瞿式耜(音si)等在肇慶擁立桂王朱由榔即位,年號永曆,歷史上稱他永曆帝。
西元1 647年十一月,明朝將領何騰蛟,依靠大順軍餘部的力量,在全州大敗清軍;瞿式耜在桂 林,也打退了清軍的進攻。
南明軍聲勢大振。但是,由於桂王政權內部的不團結,湖廣和廣 西又被清軍佔領。
過了兩年,何騰蛟在湘潭被俘殺害,瞿式耜也在桂林城被清兵攻陷後就 義。
在桂王政權面臨覆滅的時刻,李定國領導的大西農民軍,擔負起抗清的重任,在西南一 帶又繼續戰鬥了十多年。
李定國是張獻忠手下四名勇將之一,又是他的義子,最大的是孫可望,李定國是老二。
 張獻忠犧牲以後,留下五六萬起義軍由孫可望、李定國率領,南下貴州、雲南。
他們派人向 永曆帝建議,願意和他們聯合抗清。
經過一番周折,永曆帝看到形勢危急,只好依靠大西 軍,封孫可望為秦王。
孫可望是個野心家,他把永曆帝控制在手裏,在貴陽作威作福,獨斷專橫,不把抗清放 在心裏;李定國卻一心抗清,他在雲南花了一年時間,訓練了三萬精兵,加緊製造武器盔 甲;他還找了一批馴象的人,組成一支象隊。
在做好準備之後,決定出兵進攻清軍。
 李定國領導的軍隊士氣高漲,軍紀嚴明。他們從雲南、貴州一直打到湖南,連戰連勝, 收復了幾座重鎮,接著,又三路進攻桂林。駐守桂林的清軍主帥孔有德幾次派兵迎戰,沒有 交戰兵士就逃散了。
孔有德不得不親自帶兵到嚴關,和明軍對壘。李定國大軍一到,前面是 高大的象隊,後面是雄赳赳的兵士。
大象一上陣吼叫起來,清軍的戰馬聽到象吼,就嚇得到 處亂竄。
那時,天忽然下起大雨,電閃雷鳴,象群趁勢一沖,清兵大敗,明軍奮勇追擊,殺 得清軍一敗塗地。
孔有德急忙把兵士撤進桂林城,把城門關住。李定國把桂林城緊緊包圍,日夜猛攻。
孔 有德親自登城防守,明軍的亂箭射去,正中了孔有德的前額。
這時候,他又得到城北山頭己 被李定國攻佔的消息,就放起一把火,投到火裏自殺了。
李定國攻進桂林,一面分兵繼續肅清殘敵,一面安定百姓,把逃到山裏的南明官員接回 城裏。
有一天,李定國在七星岩邊擺了酒宴宴請官員,他跟官員們說:“現在的局勢,就像 南宋末年一樣。你們不是敬佩文天祥、陸秀夫、張世傑諸公嗎?
他們的精忠浩氣,固然是名 留青史,但是我們盡忠國家,畢竟不希望有這樣的結局啊。” 大家聽了,都深深佩服李定國的豪邁氣概。
永曆帝得到捷報,封李定國為西寧王接著李定國又帶兵打下永州、衡陽、長沙,逼近嶽 州。
清朝廷大為震驚,連忙派親王尼堪帶兵十萬反攻長沙。
李定國得到消息,知道敵人來勢 很猛,就主動從長沙撤出,卻在退到衡陽的路上設下伏兵。
尼堪親自率兵追擊,中了明軍的 埋伏,尼堪當場被砍死了。
 李定國的勝利,引起秦王孫可望的妒忌,孫可望假意邀請李定國商量國事,想暗害李定 國;李定國發現他的詭計,只好帶兵離開湖南,回到雲南。孫可望想提高自己的威望,親自 到湖南進攻清軍,卻打了個大敗仗。
 孫可望野心勃勃,想逼迫永曆帝讓位。
他知道要達到這個目的,一定要除掉李定國,就 親自帶兵十四萬進攻雲南。哪里想到,他手下的將士們恨透了他的分裂活動,在雙方交戰的 時候,紛紛倒戈奔向李定國一邊,孫軍全部瓦解。
孫可望狼狽逃回貴陽,又遭到留守貴陽的 將士的反對。
孫可望走投無路,就逃到長沙向清軍投降。
 聲明政權經過孫可望叛亂,力量已經削弱。
西元1658年,清兵由降將吳三桂、洪承 疇等率領,分三路進攻雲南、貴州。李定國分三路阻擊,都遭到失敗,不得不退回昆明。
永 曆帝和他的幾個親信官員驚慌失措,逃往緬甸。 永曆帝逃往緬甸後,李定國繼續在雲南邊境上收集人馬,打擊清軍,準備恢復。
他接連 十三次派人去接永曆帝回國,永曆帝都不敢回來。 西元1661年十二月,吳三桂帶領十萬清兵開進緬甸,逼迫緬甸交出永曆帝、帶回昆 明。
一到昆明,永曆帝被吳三桂勒死,最後一個聲明政權到這時候徹底滅亡。
 李定國艱苦抗清十多年,沒有實現他的願望,他心情憂憤,終於得病死去。
臨死時候, 他對他的兒子和部將說:“寧可死在荒野,可不能投降啊!”
Author :

鄭成功收復臺灣


隆武帝在福州建立政權之後,他手下大臣黃道周是個真心抗清的人,一心想幫助隆武帝 出師北伐。
但是掌握兵權的鄭芝龍,只想保存自己的實力,不願出兵。
過了一年,清軍進軍 福建的時候,派人向他勸降。
鄭芝龍貪圖富貴,就拋棄了隆武帝,向清朝投降,隆武政權也 滅亡了。
鄭芝龍有個兒子叫鄭成功(福建南安人),當時是個才二十二歲的青年將領。
鄭芝龍投 降清朝的時候,鄭成功苦苦勸阻他父親。
後來,他眼見父親執迷不悟,氣憤之下,就單獨跑 到南澳島,召募了幾千人馬,堅決抗清。
清王朝知道鄭成功是個能幹的將材,幾次三番派人 誘降,都被鄭成功拒絕。
清將又派他弟弟帶了鄭芝龍的信勸他投降。
他弟弟說:“你如果再 不投降,只怕父親的性命難保。” 鄭成功堅決不動搖,寫了一封回信,跟鄭芝龍決絕。
鄭成功兵力漸漸強大起來,在廈門建立了一支水師。
他跟抗清將領張煌言聯合起來,乘 海船率領水軍十七萬人開進長江,分水陸兩路進攻南京,一直打到南京城下。
但是清軍用假 投降的手段欺騙他。
鄭成功中了清軍的計,最後打了敗仗,又退回廈門。 鄭成功回到廈門,清軍已經佔領福建大部分地方,他們用封鎖的辦法,要福建、廣東沿 海百姓後撤四十裏,斷絕對鄭軍的供應,想困死鄭成功。
鄭成功在那裏招兵籌餉,都遇到困 難,就決定向臺灣發展。
臺灣自古以來就是我國的領土。
明朝末年,歐洲的荷蘭人趁明王朝腐敗無能,霸佔了台 灣的海岸,修建城堡,向臺灣人民勒索苛捐雜稅。臺灣人民不斷反抗,遭到了荷蘭侵略軍的 鎮壓。
鄭成功少年時期就跟隨他父親到過臺灣,親眼看到臺灣人民遭受的苦難,早就想收復台 灣。
這一回,他下決心趕走侵略軍,就下命令要他的將士修造船隻,收集糧草,準備渡海。
 恰好在這時候,有一個在荷蘭軍隊裏當過翻譯的何廷斌,趕到廈門見鄭成功,勸鄭成功 收復臺灣。他說,臺灣人民受侵略軍欺侮壓迫,早就想反抗了。
只要大軍一到,一定能夠把 敵人趕走。
何廷斌還送給鄭成功一張臺灣地圖,把荷蘭侵略軍的軍事佈置都告訴了鄭成功。
 鄭成功有了這個可靠的情報,進攻臺灣的信心就更足了。
 西元1661年三月,鄭成功要他兒子鄭經帶領一部分軍隊留守廈門,自己親率二萬五 千名將士,分乘幾百艘戰船,浩浩蕩蕩從金門出發。
他們冒著風浪,越過臺灣海峽,在澎湖 休整幾天,準備直取臺灣。
這時候,有些將士聽說西洋人的大炮厲害,有點害怕。鄭成功把 自己乘坐的戰船排在前面,鼓勵將士說:“荷蘭人的紅毛火炮沒什麼可怕,你們只要跟著我 的船前進就是。” 荷蘭侵略軍聽說鄭軍要進攻臺灣,十分驚慌。
他們把軍隊集中在臺灣(在今臺灣東平地 區)和赤嵌(在今台南地區)兩座城堡,還在港口沉了好多破船,想阻擋鄭成功的船隊登岸。
 鄭成功叫何延斌領航,利用海水漲潮的時機,駛進了鹿耳門,登上臺灣島。 臺灣人民聽到鄭軍來到,成群結隊推著小車,提水端茶,迎接親人。
躲在城堡裏的荷蘭 侵略軍頭目氣色敗壞地派了一百多個兵士沖來,鄭成功一聲號令,把敵軍緊緊圍住,殺了一 個敵將,敵兵也潰散了。
侵略軍又調動一艘最大的軍艦“赫克托”號,張牙舞爪地開了過來,阻止鄭軍的船隻繼 續登岸。
鄭成功沉著鎮定,指揮他的六十艘戰船把赫克托號圍住。鄭軍的戰船小,行動靈 活。
鄭成功號令一下,六十多隻戰船一齊發炮,把赫克托號打中起了火。
大火熊熊燃燒,把 海面照得通紅。赫克托號漸漸沉沒下去,還有三艘荷蘭船一看形勢不妙,嚇得掉頭就逃。
 荷蘭侵略軍遭到慘敗,龜縮在兩座城裏不敢應戰。
他們一面偷偷派人到巴達維亞(今爪 哇)去搬救兵,一面派使者到鄭軍大營求和,說只要鄭軍肯退出臺灣,他們寧願獻上十萬兩 白銀慰勞。
 鄭成功揚起眉毛,威嚴地說:“臺灣本來是我國的領土,我們收回這地方,是理所當然 的事,你們如果賴著不走,就把你們趕出去!” 鄭成功喝退荷蘭使者,派兵猛攻赤嵌。
赤嵌的敵軍還想頑抗,一時攻不下來。有個當地 人給鄭軍出個主意說,赤嵌城的水都是從城外高地流下來的,只要切斷水源,敵人就不戰自 亂。
鄭成功照這個辦法做了,不出三天,赤嵌的荷蘭人果然乖乖地投降。 盤踞臺灣城的侵略軍企圖頑抗,等待救兵。鄭成功決定採取長期圍困的辦法逼他們投 降。
在圍困八個月之後,鄭成功下令向臺灣城發起強攻。
荷蘭侵略軍走投無路,只好扯起白 旗投降。西元1662年初,侵略軍頭目被迫到鄭成功大營,在投降書上簽了字後,灰溜溜 地離開了臺灣。
 鄭成功從荷蘭侵略者手裏收復了我國神聖領土臺灣,成為我國歷史上傑出的民族英雄。
Author :

夏完淳怒斥洪承疇


弘光政權瓦解以後,東南沿海一帶的抗清力量繼續戰鬥。
1645年六月,明朝官員黃 道周、鄭子龍在福州另立明朝宗室、唐王朱聿鍵(聿音yu)即位,歷史上稱為隆武帝。另 一部分官員張國維、張煌言在紹興擁戴魯王朱以海監國。
這樣,就同時出現了兩個南明政權。
為了對付抗清力量,清朝廷派了在松山戰役中投降清朝的洪承疇總督軍事,招撫江南。
 這時候,在松江(在今上海市)有一批讀書人也在醞釀抗清,領頭的是夏允彝(音y i)和陳子龍。
夏允彝有個年才十五歲的兒子叫夏完淳(音chun),又是陳子龍的學 生。
夏完淳自小就讀了不少書籍,能詩善文,在他的父親、老師影響下,也參加了抗清鬥爭。
靠幾個讀書人要組織義軍是不行的。
夏允彝有個學生吳志葵,是吳淞總兵,手下還有一 些兵力。
他們說服吳志葵一起抗清。吳志葵答應了,派出一支人馬擔任先鋒隊攻打蘇州。
一 開始打得挺順利,先鋒隊攻進了蘇州城,但是吳志葵臨陣猶豫,沒有及時增援,結果進誠的 義軍被圍犧牲,吳志葵的主力在城外也被擊敗。
不久,清軍圍攻松江,夏允彝父子和陳子龍沖出清兵包圍,到鄉下隱蔽起來。
清兵到處 搜捕,還想引誘夏允彝出來自首。夏允彝不願落在清兵手裏,投到河塘裏自殺。
他留下遺 囑,要夏完淳繼承他的抗清遺志。
父親的犧牲引起夏完淳萬分悲痛,也激起他對清朝的仇恨。他和陳子龍秘密回到松江, 準備再組織起義軍。
這時候,他們打聽到太湖長白蕩有一支由吳易領導的抗清義軍,正在重 整旗鼓。
夏完淳把家產全變賣了,捐獻給義軍做軍餉,在吳易手下當了參謀。
他還寫了一道 奏章,派人到紹興送給魯王,請魯王堅持抗清。魯王聽說上書的是個少年,十分讚賞,封給 夏完淳一個中書舍人的官銜。
吳易的水軍在太湖邊出沒,把清軍打得暈頭轉向。
但是後來由於叛徒的出賣,義軍失 敗,吳易也犧牲了。
 過了一年,陳子龍又秘密策動清朝的松江提督吳勝兆反清,這次兵變不幸又失敗了,吳 勝兆被殺害,陳子龍也被清軍逮捕。
陳子龍不願受辱,在被押解到南京的船上,掙脫繩索, 跳河自殺。
 夏完淳正在為失去他的老師而悲痛,因為叛徒告密,他自己也被捕了。
清軍派重兵把他 押到南京。 夏完淳在監獄裏被關押了八十天。
他給他親友寫了許多可歌可泣的詩篇和書信。死亡的 威脅並沒有使他恐懼,他感到傷心的就是沒有實現他保衛民族、恢復中原的壯志。
對夏完淳的審訊開始了,主持審訊的正是招撫江南的洪承疇。
洪承疇知道夏完淳是江南 出名的“神童”,想用軟化的手段使夏完淳屈服。
他問夏完淳說:“聽說你給魯王寫過奏 章,有這事嗎?” 夏完淳昂著頭回答:“正是我的手筆。” 洪承疇裝出一副溫和的神氣說:“我看你小小年紀,未必會起兵造反,想必是受人指 使。
只要你肯回頭歸順大清,我給你官做。” 夏完淳假裝不知道上面坐的是洪承疇,厲聲說:“我聽說我朝有個洪亨九(洪承疇的 字)先生,是個豪傑人物,當年松山一戰,他以身殉國,震驚中外。我欽佩他的忠烈。
我年 紀雖然小,但是殺身報國,怎能落在他的後面。” 這番話把洪承疇說得啼笑皆非,滿頭是汗。
旁邊的兵士以為夏完淳真的不認識洪承疇, 提醒他說:“別胡說,上面坐的就是洪大人。” 夏完淳“呸”了一聲說:“洪先生為國犧牲,天下人誰不知道。
崇禎帝曾經親自設祭, 滿朝官員為他痛哭哀悼。你們這些叛徒,怎敢冒充先烈,污辱忠魂!” 說完,他指著洪承疇罵個不停。
洪承疇被罵得臉色像死灰一樣,不敢再審問下去,一拍 驚堂木,喝令兵士把夏完淳拉出去。
西元1647年九月,這位年才十七歲的少年英雄在南京西市被害。
他的朋友把他的屍 體運回松江,葬在他父親的墓旁。到現在,在松江城西,還留著夏允彝。
夏完淳英雄父子的 合墓。
Author :

史可法死守揚州


崇禎帝在煤山上吊自殺的消息傳到明朝陪都南京,南京的大臣們一片慌亂。
他們立了一 個逃到南方的皇族、福王朱由崧做皇帝,在南京建立了一個政權,歷史上把它叫做南明,把 朱由崧稱為弘光帝。
弘光帝朱由崧是個迷戀酒色、極端荒唐的人。
鳳陽總督馬士英和一批魏忠賢的餘黨利用 弘光帝昏庸,操縱了南明政權。
弘光帝和馬士英根本沒想抵抗清兵,卻過起荒淫作樂的生活 來。
南明政權的兵部尚書史可法,本來不贊成讓朱由崧做皇帝,為了避免引起內部衝突,才 勉強同意。
弘光帝即位以後,史可法主動要求到前方去統率軍隊。
那時候,長江北岸有四支明軍,叫做四鎮。四鎮的將領都是驕橫跋扈的人。
他們割據地 盤,互相爭奪,放縱兵士殘殺百姓。
史可法在南方將士中威信高,他到了揚州,那些將領不 得不聽他的號令。
史可法親自去找那些將領,勸他們不要自相殘殺;接著,又把他們分配在 揚州周圍駐守,自己坐鎮揚州指揮。大家就稱呼他史督師。
史可法做了督師,以身作則,跟兵士同甘共苦,受到將士們的愛戴。
這年大年夜,史可 法把將士都打發去休息,獨自留在官府裏批閱公文。
到了深夜,他感到精神疲勞,把值班的 廚子叫了來,要點酒菜。 廚子回報說:“遵照您的命令,今天廚房裏的肉都分給將士去過節,下酒的菜一點也沒 有了。” 史可法說:“那就拿點鹽和醬下酒吧。” 廚子送上了酒,史可法就靠著幾案喝起酒來。
史可法的酒量本來很大,來到揚州督師 後,就戒酒了。
這一天,為了提提精神,才破例喝了點。一拿起酒杯,他想到國難臨頭,又 想到朝廷這樣腐敗,心裏愁悶,邊喝酒邊掉熱淚,不知不覺多喝了幾盅,帶著幾分醉意伏在 幾案上睡著了。
 第二天一清早,揚州文武官員依照慣例到督師衙門議事,只見大門還緊緊地關著。大家 不禁奇怪,因為督師平常都是起得極早的。
後來,有個兵士出來,告訴大家說:“督師昨晚 喝了酒,還沒醒來。” 揚州知府任民育說:“督師平日操勞過度,昨夜睡得這麼好,真是難得的事。
大家別去 驚動他,讓他再好好休息一會吧。”他還把打更的人找來,要他重複打四更的鼓(打四更 鼓,表示天還沒亮)。
 史可法一覺醒來,天已經大亮,側耳一聽,打更人還在打四更,不禁勃然大怒,把兵士 叫了進來說:“是誰在那裏亂打更鼓,違反我的軍令。”兵士把任民育吩咐的話說了,史可 法才沒話說,趕快接見官員,處理公事。 打那天起,史可法下決心不再喝酒了。
沒多久,清軍在多鐸帶領下,大舉南下。史可法指揮四鎮將領抵抗,打了一些勝仗。
可 是南明政權內部卻起了內訌。駐守武昌的明軍將領左良玉為了跟馬士英爭權,起兵進攻南 京。
馬士英害怕得要命,急忙將江北四鎮軍隊撤回,對付左良玉,還用弘光帝名義要史可法 帶兵回南京保護他。
史可法明知道清軍壓境,不該離開。
但是為了平息內爭,不得不帶兵回南京,剛過長 江,知道左良玉已經兵敗。他急忙回江北,清兵已經逼近揚州。
史可法發出緊急檄文,要各鎮將領集中到揚州守衛。
但是過了幾天,竟沒有一個發兵來 救。史可法知道,只有依靠揚州軍民,孤軍奮戰了。
 清軍到了揚州城下,多鐸先派人到城裏向史可法勸降,一連派了五個人,都被史可法拒 絕。多鐸惱羞成怒,下令把揚州城緊緊包圍起來。
揚州城危急萬分,城裏一些膽小的將領害怕了。第二天,就有一個總兵和一個監軍背著 史可法,帶著本部人馬,出城向清軍投降。
這一來,城裏的守衛力量就更薄弱了。 史可法把全城官員召集起來,勉勵他們同心協力,抵抗清兵,並且分派了守城的任務。
他分析一下形勢,認為西門是最重要的防線,就親自帶兵防守西門。
將士們見史可法堅定沉 著,都很感動,表示一定要和督師一起,誓死抵抗。 多鐸命令清兵沒日沒夜地輪番攻城。
揚州軍民奮勇作戰,把清兵的進攻一次次打回去。 清兵死了一批,又來了一批,形勢越來越危急了。
 多鐸下了狠心,開始用大炮攻城。他探聽到西門防守最嚴,又是史可法親自防守,就下 令炮手專向西北角轟擊。
炮彈一顆顆在西門口落下來,城牆漸漸塌下,終於被轟開了缺口。
 史可法正在指揮軍民堵缺口,大批清軍已經蜂擁著沖進城來。史可法眼看城已經沒法再 守,拔出佩刀往自己脖子上抹。隨從的將領們搶上前去抱住史可法,把他手裏的刀奪了下 來。
史可法還不願走,部將們連拉帶勸地把他保護出小東門。
這時候,有一批清兵過來,看 見史可法穿的明朝官員的裝束,就吆喝著問他是誰。 史可法怕傷害別人,就高聲說:“我就是史督師,你們快殺我吧!” 西元1645年四月,揚州城陷落,史可法被害。
多鐸因為攻城的清軍遭到很大傷亡,心裏惱恨,竟滅絕人性地下令屠殺揚州百姓。大屠 殺延續了十天才結束。
歷史上把這件慘案稱作“揚州十日”。 大屠殺之後,史可法的養子史德威進城尋找史可法的遺體。因為屍體太多,天熱又都腐 爛了,怎麼也認不出來,只好把史可法生前穿過的袍子和用過的笏板,埋葬在揚州城外的梅 花嶺上。這就是到現在還保存的史可法“衣冠墓”。
 揚州失守後幾天,清軍攻破南京。南明政權的官員投降的投降,逃跑的逃跑,弘光政權 被消滅了。
清兵繼續南下,還頒佈一道剃發令,強迫百姓在十天之內,改依清人的習慣,一律剃掉 前半部頭髮,留下一條辮子,違抗命令的處死,實行“留頭不留發,留發不留頭”。
這一 來,更加激起了江南百姓的反抗情緒。江陰軍民在典史(縣衙裏一種小官)閻應元的率領 下,頂住二十多萬清兵的重重包圍,堅守了八十多天。城裏男女老少,沒有一個投降。清軍 死傷慘重。
嘉定軍民堅持抗清鬥爭三個月,被清軍屠城三次,犧牲兩萬多人。歷史上把這次 慘案稱作“嘉定三屠”。
Author :

吳三桂借清兵


西元1644年,李自成在西安正式建立了政權,國號大順。
接著,李自成率領一百萬 起義將士,渡過黃河,分兩路進攻北京。
兩路大軍勢如破竹,到了這年三月,就在北京城下 會師。城外駐守的明軍最精銳的三大營全部投降。
 起義軍猛攻北京城。第二天晚上,崇禎帝登上煤山(在皇宮的後面,今北京景山)上往 四周一望,只見火光映天,知道形勢危急,跑回宮裏,拼命敲鐘,想召集官員們來保護他。
等了好久,連個人影兒都沒有。
這時候,他才知道末日到來,又回到煤山,在壽皇亭邊一棵 槐樹下上吊自殺。
統治中國二百七十七年的明王朝,宣告滅亡。
大順起義軍攻破北京,大將劉宗敏首先率領隊伍進城,接著,大順王李自成頭戴笠帽, 身穿青布衣,跨著駿馬,緩緩地進了紫禁城。北京的百姓像過節一樣,張燈結綵歡迎起義軍。
大順政權一面出榜安民,叫大家安居樂業;一面嚴懲明王朝的皇親國戚、貪官污吏。
李 自成派劉宗敏和李過,勒令那些權貴交出平時從百姓身上搜刮來的贓款,充當起義軍的軍 餉,拒絕交付的處重刑。少數民憤大的皇親國戚被起義軍抓起來殺頭。
有個大官僚吳襄,也被劉宗敏抄了家產,並且逮捕起來追贓。有人告訴李自成說,吳襄 的兒子吳三掛是明朝的山海關總兵,手下還有幾十萬大軍。如果把吳三桂招降了,豈不是解 除了大順政權一個威脅。
 李自成覺得這個主意很有道理,就叫吳襄給他兒子寫信,勸說他向起義軍投降。
 吳三桂原來是明朝派到關外抗清的,駐紮在寧遠一帶防守。
起義軍逼近北京的時候,崇 禎帝接連下命令要吳三桂帶兵進關,對付起義軍。
吳三桂趕到山海關,北京已被起義軍攻 破。
過了幾天,吳三桂收到吳襄的勸降信,倒猶豫起來。向起義軍投降吧,當然是他不願意 的;要不投降吧,起義軍勇猛善戰,兵力強大,自己不是他們的對手。
再說,北京還有他的 家屬財產,也捨不得丟掉。
既然李自成來招降,不如到北京去看看情況再說。 吳三桂帶兵到了灤州,離北京越來越近,就遇到一些從北京逃出來的人。
吳三桂找來一 問,開始,聽說他父親吳襄被抓,家產被抄,已經恨得咬牙切齒;接著,又聽說他最寵愛的 歌姬陳圓圓也被起義軍抓走,更是怒氣衝天,立刻下令退回山海關,並且要將士們一律換上 白盔白甲,說是要給死去的崇禎帝報仇。
李自成得知吳三桂拒絕投降,決定親自帶二十多萬大軍,進攻山海關。吳三桂本來就害 怕農民軍,聽到這消息,嚇得靈魂出竅。
他也顧不了什麼民族氣節,寫了一封信,派人飛馬 出關,請求清朝幫助他鎮壓起義軍。 清朝輔政的親王多爾袞接到吳三桂的求救信,覺得機會來到,立刻回信同意。接著,他 親自帶著十幾萬清兵,日夜不停地向山海關進兵。
清軍到了山海關下,吳三桂已經迫不及待地帶著五百個親兵出關迎接多爾袞。
他見了多 爾袞,卑躬屈膝地哀求多爾袞幫他報仇。多爾袞自然順水推舟地答應。
吳三桂把多爾袞請進 關裏,大擺酒宴,殺了白馬烏牛,祭拜天地,訂立了同盟。
李自成大軍從南面開到山海關邊。
二十多萬起義軍,依山靠海,擺開浩浩蕩蕩的一字 陣,一眼望不到邊。
老奸巨猾的多爾袞從城頭望見起義軍陣容堅強,料想不容易對付,就讓 吳三桂打先鋒,叫清軍埋伏起來,自己和幾名清將遠遠躲在後面的山頭觀戰。 戰鬥開始了,李自成騎著馬登上西出指揮作戰。
吳三桂帶兵一出城,起義軍的左右兩翼 合圍包抄,把吳三桂和他的隊伍團團圍住。
明兵東竄西突,沖不出重圍;起義軍個個血戰, 喊殺聲震天動地。
正在雙方激烈戰鬥的時候,不料海邊一陣狂風,把地面上的塵沙刮起,一霎時,天昏地 黑,對面見不到人。
多爾袞看準時機,命令埋伏在陣後的幾萬清兵一起出動,向起義軍突然 襲擊。起義軍毫無防備,也弄不清是哪兒來的敵人,心裏一慌張,陣勢也就亂了。直到風定 下來,天色轉晴,才看清楚對手是留著辮子的清兵。 李自成在西山上發現清兵已經進關,想穩住陣腳,指揮抵抗,已經來不及了,只好傳令 後撤。多爾袞和吳三桂的隊伍裏外夾擊,起義軍遭到慘重失敗。
李自成帶領將士邊戰邊退。吳三桂仗著清兵的勢,在後面緊緊追趕。起義軍回到北京, 兵力已經大大削弱。 李自成回北京後,在皇宮大殿裏舉行即位典禮,接受官員的朝見。
第二天一清早就率領 起義軍,離開北京,向西安撤退。
李自成離開北京的第三天,多爾袞帶領清兵,耀武揚威地開進北京城。西元1644年 十月,多爾袞把順治帝從瀋陽接到北京,把北京作為清朝國都。
打那時候起,清王朝就開始 在中國建立了它的統治。 第二年,清朝分兵兩路攻打西安。
一路由阿濟格和吳三桂、尚可喜率領,一路由多鐸 (音duo)和孔有德率領。
李自成率領農民軍在潼關抗擊清軍,經過激烈戰鬥,終於被迫 放棄西安,向襄陽轉移。過了幾個月,農民軍在湖北通山縣九宮山,遭到當地地主武裝襲 擊,李自成戰敗犧牲。
李自成退出北京後,張獻忠在四川稱帝,國號大西,繼續抗擊清軍。
到西元1647 年,清軍進四川,張獻忠在川北西充的鳳凰山的一場戰鬥中,中箭死去。
這樣明朝末年的兩 支主要起義軍都失敗了。
Author :

李岩和紅娘子


李自成離開商洛,到河南的時候,河南正發生一場大旱災,成千上萬饑民到處流亡。
李 自成一到河南,饑民聽到李闖王出山的消息,紛紛前來投奔。
 有一天,一群饑民擁著一個讀書人模樣的青年來找闖王。
李自成詢問來歷,知道那青年 名叫李岩(又名李信),剛被大家從河南杞縣牢裏救出來。
李岩本來是杞縣地方一戶富戶人家的兒子。
前幾年,當地災荒鬧得凶,好多農民斷了 糧。李岩拿出家裏的一些糧食,接濟斷糧的窮人。
對於一個富戶子弟來說,這樣做是少見的。 所以,窮人們覺得李岩為人不錯,稱呼他“李公子”。 杞縣連年災荒,窮人已經苦得過不了日子。但是,縣官照樣派差役向窮人逼稅逼債。
李 岩怕逼出事來,去見姓宋的縣官,勸他暫時停止徵稅,還希望他撥出一部分官糧借給饑民。
 縣官對李岩說:“上司向地方派軍餉,催得緊。
我不問他們要稅要租,拿什麼交帳。
再 說,官倉裏的糧食早就空了,拿什麼借給饑民。要借,只有請你們幾家富戶人家出糧了。” 李岩見縣官不答應,回到家,打開自家的糧倉,把二百多石糧食拿出來讓饑民分了。
 鬧饑荒的百姓見李公子肯捐糧,很高興。
但是受災的百姓多,光李家捐糧也不頂事。有 人想個主意,聚集幾十個人到別的富戶人家去請願,要他們學李家的樣兒。 那些富戶人家不但不同意,反而向上門的饑民瞪白眼,說家裏根本沒糧。
饑民一氣之 下,鬧了起來,沖進一個富戶的糧倉,把他家的糧食分了。
富戶們發了慌,紛紛向縣官哭訴。縣官說:“這不是反了嗎?”立刻派了幾名差役拿著 他的權杖前去制止,還揚言說,如果再聚眾要脅,一定要重辦。
饑民們正在氣頭上,哪怕你 縣官硬壓。他們揪住差役,把權杖扔在地上,砸得粉碎,還擁到縣衙門前,嚷嚷說:“我們 沒有糧,早晚得餓死,不如跟你們拼了吧。” 縣官一聽饑民要暴動,嚇得躲在縣衙裏不敢出來。他一想,還是李岩跟饑民有點來往, 就趕快派人把李岩找來,請他想個辦法。
 李岩說:“你要不出亂子,只有趕快停止逼債,勸富戶人家捐糧。” 縣官沒辦法,只好勉強答應。聚集在縣衙外的饑民聽說李岩已經說服縣官捐糧,才平息 了氣憤。有人說:“大夥先回去吧。
要是過幾天再不見他們拿出糧來,再找他們算賬!”
哪料饑民一散,縣令就翻悔了。他想,不向饑民逼稅,雖然解了眼前的急,可上司催起 來怎麼辦,自己的烏紗帽還保得住?他左思右想,就恨起李岩來,認為現在饑民鬧得這樣 凶,全是那姓李的惹出來的。
他立刻叫個辦案的師爺寫了一份公文給上司,誣告李岩收買民 心,想要造反。
這消息洩漏了出來,人們都替李岩擔心。附近林子裏,有一支農民起義隊伍,帶頭的青 年女子,是江湖上賣藝的,人們叫她紅娘子。
紅娘子平時聽到李岩捐糧救災的事,十分欽 佩,現在聽說李岩有遭害的危險,就到李岩家裏,把李岩帶到林子裏躲避。
李岩開始並沒弄清紅娘子的本意,後來一聽紅娘子要把他留下,參加起義隊伍,就不願 意。
沒多久,從紅娘子那裏偷偷地跑了回來。
李岩一回家,那如狼似虎的差役早就帶著腳鐐手銬等著他,一見李岩,就七手八腳把他 銬了起來,帶回縣衙審問。
杞縣的百姓聽到李岩被捕,說:“李公子坐牢,咱們難道能眼睜睜看他受苦不去救他?” 紅娘子聽到消息,也帶著隊伍來了。
一大群饑民跟著她,拿刀的拿刀,使棒的使棒,一 起攻打縣衙門。
縣官和差役一看起義隊伍人多勢大,料想抵擋不住,都溜走了。紅娘子和饑民一起,打 開牢監,把李岩救了出來。
 到了這步田地,李岩覺得回家也沒有出路,才聽從紅娘子的勸告,跟起義的饑民一起投 奔李闖王。 李自成弄清了李岩的情況,知道李岩雖然是富戶人家出身的讀書人,也是個受迫害的; 再說,起義軍正需要找個謀士,就把李岩留在營裏。
李岩也早就知道李自成是個很有抱負的 英雄,也就一心一意幫李自成推翻明王朝。 起義軍隊伍壯大以後,李自成著手整頓部隊,嚴肅紀律,還接受李岩的建議,提出“均 田免賦”(“賦”就是稅收)的口號。
李岩派出一批起義兵士打扮成商人模樣,混進官軍占 領的城裏,逢人就宣傳:“李闖王帶的隊伍是挺講紀律的,不殺人也不搶東西。”人們對官 軍的殺人搶劫,早就恨透了。
現在聽說李闖王的隊伍紀律嚴明,自然向著李闖王了。
當地的 農民還傳唱著一些歌謠,也是李岩編的:   吃他娘,穿他娘,開了大門迎闖王。闖王來時不納糧。
朝求升,暮求合(一升的十分之一),近來貧漢難求活。
早早開門拜闖王,管教大家都歡悅。 李自成的起義軍受到人民的支持,在殺死福王朱常洵之後,又在河南接連打了幾個大勝 仗。西元1643年,李自成攻破潼關,打死明朝督師、兵部尚書孫傳庭,沒多久就佔領了 西安。
Author :

張獻忠奇襲襄陽


西元1639年五月,張獻忠在湖北穀城再一次起義。
原來,張獻忠曾經在穀城接受明 朝的招安,並不是真心投降,而是暗暗積蓄兵力,準備再起。
明朝將領發現張獻忠的意圖, 準備派兵鎮壓。張獻忠先發制人,在穀城殺掉明朝縣令,焚毀了官衙,重新打起了起義的旗 號。不久,羅汝才也起兵回應。
明朝總兵左良玉派兵進攻,被張獻忠打得一敗塗地,只留下幾百殘兵敗將逃回,氣得崇 禎帝把主帥熊文燦和總兵左良玉都革了職務,另派兵部尚書楊嗣昌到湖廣圍攻張獻忠。
 楊嗣昌帶了崇禎帝的尚方寶劍,率領了十萬人馬,耀武揚威到了襄陽。他派左良玉等將 領把起義軍四面包圍起來。張獻忠轉移到瑪瑙山的時候,由於起義軍隊伍裏混進了奸細,起 義軍陷入敵人包圍圈裏,被左良玉軍打敗,損失了大量金銀、戰馬。
張獻忠的妻子、兒子也 被俘虜。 張獻忠帶了一千名騎兵,從湖北轉移到四川。
楊嗣昌跟蹤追擊,把他的行轅遷到重慶, 準備在四川消滅起義軍。 楊嗣昌在四川到處張榜,說有誰能抓住張獻忠,賞給黃金萬兩,還封他侯爵。
哪知道第 二天,在楊嗣昌的行轅裏,發現了許多標語,上面寫著:“有能斬楊嗣昌頭的,賞銀三錢。” 楊嗣昌派出大批官軍到處追剿起義軍,張獻忠起義軍卻是忽東忽西,叫官軍捉摸不定, 一直到第二年正月,官軍才在開縣追上起義軍。
當明軍將領猛如虎、劉士傑拖著疲勞不堪的 兵士趕到,張獻忠的起義軍繞到背後,從山上?喊著沖了下來,官軍全部崩潰,劉士傑被 殺,猛如虎好容易逃脫。
起義軍殺退敵人,在營裏拍手唱歌:“前有邵巡撫(指四川巡撫邵 捷春),常來團轉舞;後有廖參軍(指監軍廖大亨),不戰隨我行; 好個楊閣部(指楊嗣昌),離我三尺路。” 這支歌謠傳到明軍那裏,使楊嗣昌聽了哭笑不得。
西元1641年,張獻忠發現楊嗣昌 把重兵都放到四川,襄陽兵力空虛,就擺脫明軍,突然帶兵離開四川,往東轉移,一天一夜 急行三四百里,把楊嗣昌大軍遠遠甩在後邊。
到了湖北當陽,遇到另一支明軍堵截,張獻忠 把羅汝才留在當陽,親自率領精銳部隊直奔襄陽。
楊嗣昌在重慶得到消息,連忙派使者趕到襄陽,命令襄陽明軍嚴密防守。哪里知道使者 走在半路上,被起義軍發現抓了起來。
起義軍在使者身上搜到了權杖、文書,上面蓋著楊嗣 昌行轅的大印。
張獻忠把他的義子李定國叫來,叫他打扮為楊嗣昌使者,帶了幾名“隨從” 和權杖、文書,混進襄陽城去。 李定國帶了公文、權杖,來到襄陽城邊,正是夜色朦朧的時候。他在城門外向守軍喊 話,守城明兵聽說是楊閣部派來的使者,驗過權杖、文書,也沒有懷疑,把李定國和隨從兵 士放進了城。
 當天晚上,混進襄陽的起義軍兵士在城裏好幾處放火,全城的百姓從睡夢裏驚醒,發現 到處火光沖天,全城大亂。在混亂中,起義軍打開城門,大隊人馬趕到,官軍要想抵抗也來 不及了。
 起義軍進城以後,一面派人打開監獄,救出被俘的起義兵士和家屬;一面直奔襄王府, 活捉了襄王朱翊銘。 張獻忠坐在襄王府大堂,派兵士把朱翊銘押上堂來。
朱翊銘嚇得直打哆嗦,跪在地上求 饒。 張獻忠說:“我不要別的,只要借你的頭派個用場。” 朱翊銘聽說要殺他,嚇得搗蒜似地磕頭,說:“我宮裏有金銀寶器,聽憑千歲搬用,只 求饒命。” 張獻忠哈哈大笑,說:“我進了襄陽,你的金銀財寶有什麼法子叫我不搬?
不過,你不 把頭借給我,那楊嗣昌還死不了呢!” 說著,吆喝一下,把朱翊銘拉下堂去殺了。
張獻忠占了襄陽,繳獲了楊嗣昌儲存在那裏的大批糧餉,兵器,又把襄王府金庫裏的十 幾萬兩銀子分發給當地的饑民,百姓聽說處決了罪惡累累的襄王,高興勁兒就不用提了。
張獻忠攻破襄陽的消息傳到了四川,把楊嗣昌驚呆了。
他處心積慮佈置的圍攻起義軍的 計畫全部破產,特別是張獻忠在他眼皮底下,來個突然襲擊,使一個藩王喪了命。
怎麼向崇 禎帝交代? 楊嗣昌喪魂落魄地從四川竄到湖北,剛到沙市,又聽到一個消息,李自成率領的起義軍 離開商洛山區,重振旗鼓,趁河南兵力空虛的時候,攻破洛陽,殺死福王朱常洵。這一來, 楊嗣昌更是又驚又害怕,他想來想去,沒有出路,只好自殺。
Autho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