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4月17日 星期一

歷盡滄桑少林寺


 旅遊住宿

中國佛教到了南北朝,已由翻譯(經文)時代而進入研究時代。當時的佛教,得到統治階級的大力扶植,尤其是北魏與南梁。北魏的統治階級除了大事建寺、度僧,還不惜付出浩大的代價,開鑿石窟,他們的目的是為了所謂「修福」、「行善」,卻設想到這些石窟成為後世震驚世界的偉大石窟藝術。
   北魏孝文帝太和十九年(公元495年),西域來了一個僧人跋陀,獲得佞佛的孝文帝所敬信,便在嵩山少室山北麓叢林中,興建一座寺院,施給跋陀。這座寺院,就是少林寺。
   看來在嵩山建寺,是跋陀自己所選的地點,嵩山像一朵蓮花,少林寺是建築在蓮花之中。這是後來聞名中外的少林寺創建的歷史。跋陀傳度了慧光、僧稠等弟子,這些弟子有許多懂得武功,如僧稠(跋陀一系的少林二祖),當小和尚的時候便已習武,是一個強健驍武的高僧;慧光12歲時在洛陽城天街井欄上反踢毽子,能一口氣反踢500,被跋陀收為弟子。後來跋陀傳燈轉移,沒有在少林寺傳宗接代繼續發展。
   道教與佛教的相軋,引起了南北朝時代的兩次「廢佛事件」。第二次廢佛是周武帝時期,陳宣帝六年(公元574年),那時少林寺已有79年歷史,廢佛就是將佛教消滅至沒有的狀態,少林寺自然是逃不掉這一場劫難。
    「十三棍僧救秦王」
   大象年間,北周靜帝字文衍(公元579-581年)重興佛寺,被遭廢棄的少林寺又重獲生機,廢佛時遣返鄉間就業的少林和尚又回到嵩山。靜帝將少林寺改為陟岵寺。
   靜帝立後不久,禪讓於大丞楊堅,楊堅稱文帝,國號隋。這個在尼姑廟裡出生並由一個尼姑撫養成人的隋文帝,對佛教更是大力扶植,他把陟岵寺恢復舊名,仍稱少林寺,並賜柏谷屯田100頃,以供寺僧食用資費,少林寺又漸漸佛業興隆。
   少林寺在古文獻上開始有武功記載,就是隋末「拒賊」。隋煬帝大業年間,天下大亂,各地農民紛紛起義,當時的少林寺,常住財產豐富,畜有奴僕,便成為起義農民的攻擊對象。寺內有僧徒數百,亦有許多練武的僧人,和起義軍對抗。後來不知勝敗如何,但少林寺卻被起義軍縱火焚燒,把整座寺院焚燬。
   少林寺遭了這一場大災劫,元氣大傷。到了唐王朝第一代皇帝李淵的時候,他的兒子李世民(後來的唐太宗)以太尉、尚書令、秦王等身份,率兵進攻洛陽的王世充。李世民曾寫信給少林寺的和尚,要他們助戰,僧人以曇宗為首的13個和尚,率領僧人下山,先解救了被王世充圍困的李世民,然後逼降王世充,生擒王世充侄兒王仁則,為唐太宗立下了汗馬功勞。曇宗被封為大將軍,其餘12人不欲授官,正是「時危聊作將,事定復為僧」。唐太宗各賜紫羅袈裟,還賜少林寺大量銀兩,田地40頃,水碾一具。唐太宗還准許少林寺設有「僧兵」,准許和尚習武,而且還認為練武則不能缺少營養,竟御准少林和尚食肉。
   唐太宗時代,是少林寺的一個全盛時期,隋末全寺被焚,這時又殿宇林立,全寺佔地1萬餘畝,大殿14座,房舍50餘間,寺僧千餘,還有500僧兵。
    歷盡淪桑
   少林寺過了一段鼎盛的日子,到了唐武宗李炎(公元841-846年)時候,又遇到武宗滅佛。武宗是李唐一代21個皇帝中唯一堅決反佛的皇帝,當時全國有大、中佛教寺院4600所,小廟宇4萬多處,全部被廢毀,寺院的財貨和肥沃良田數千萬頃一律沒收,被逼還俗僧尼二十六萬五百人。少林寺自然又遇了劫數,殿宇被拆毀,變成廢墟。
   武宗滅佛一年多,宣宗即帝位,立即下敕恢復佛教,少林寺又得要從頭建設了。
   荒涼的少林寺,到了宋朝,又回復興盛,那時的寺房發展到數百間,寺僧已達2000人。少林武術自唐代興起,據說五代十國時,高僧福居邀集18家武術名手來少林寺學習演練三年,各取所長,彙集成少林拳譜。而到了宋代,又推進了一大步,那時已收容俗家弟子,傳說宋太祖趙匡胤和岳飛,都是得到少林真傳。
   元代的少林寺仍維持它的鼎盛,寺僧也有2000餘人。到了明朝嘉靖年間,倭寇侵擾沿海地帶,少林寺以月空為首的40多個和尚,應召組織了一支僧兵,開赴上海附近的淞江一帶,抵禦倭寇,用鐵棍作武器,英勇殺敵,盡殲敵酋,後來不幸誤中埋伏,這40多個愛國和尚全部壯烈犧牲。
   明朝的少林寺已達到興盛的巔峰,寺內的許多建築都是這時期重建。所謂達摩的《易筋經、洗髓經》,也在此時出現。這其實是偽托之作,《易筋經》是達摩未來中國之前早已存在的導引術,《洗髓經》則是道家采捕御女的邪說。達摩不懂武功,不是少林武術的創始人,已是經過考據家而肯定的了。
   說達摩是禪宗的初祖,這也是值得研究的,因為並不是在達摩生前由他宣言而成立禪宗,卻是在他死後200餘年,始有禪宗這一個名稱,捧達摩為初祖,而後世的禪宗,亦沒有將達摩所說作為根本教義。
   少林寺流傳有很多達摩的荒誕離奇的傳說,公元1750年,乾隆皇遊覽少林寺,隨從大臣把達摩「一葦渡江」「面壁留影」「只履西歸」這些「事跡」告訴他,乾隆皇就不相信。他對隨從大臣說這些都是無稽之談,亦不用去作無謂的考證。
   少林寺到了清代,開始出現老化的趨勢。傳說少林寺曾被清庭縱火焚燒,事實是在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少林寺並未被焚,反之這些清朝皇帝,還敕修這座千年名剎,現存的少林寺建築物,都是明清以後重修的。目前的少林寺山門,是清雍正十三年(公元1735年)奉敕創建,「少林寺」橫匾,是清康熙皇帝親筆書寫。但目前的橫匾,字是御筆,但匾的形式卻與當時不同,據說山門曾失火被焚,橫匾亦被焚去一角,「少」字是後來一個書法家補上的。
   少林寺碑林內,兩旁碑刻林立,多是唐宋著名書法家的珍品。傳說乾隆皇當年游少林寺時,曾立一座石碑,寺僧發覺碑林內有幾塊石碑竟高出皇帝的石碑之上,也就立即將這幾塊石碑埋藏地下,最近才將石碑掘出得以重見天日。
   少林寺最大一次災劫,是民國十七年(公元1928年)軍閥混戰,少林僧人站在樊鍾秀一方,讓樊軍駐紮寺內,樊鍾秀敗退,石友三一怒之下,派兵焚寺,一場大火延續焚燒了45日夜,把寺內無數殿、堂、樓、閣和很多經文刻木古文物化為灰燼。
   1979年,河南省開始對少林寺進行維修整理,少林寺這祖國的珍貴文物,又開始發放它的異彩!
 Author :特摩   Provenance :《良夜》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