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5月16日 星期三

日本發動侵華戰爭

  1931年9月18日晚10時30分,日本關東軍駐南滿鐵路守備隊柳條湖分遣隊,奉命炸毀了瀋陽北郊中國東北軍駐地附近的一段不到1米長的南滿鐵路路軌,然後反誣中國軍隊破壞鐵路。
半小時後,日軍炮轟中國東北軍駐地北大營,發起突然襲擊,"九·一八"事變爆發。
駐守北大營的東北軍奉東北邊防軍司令部的命令--"力持鎮靜,不准抵抗",不戰而退。

  19日凌晨,日軍佔領了北大營,中午12時,日軍佔領瀋陽城及郊區的各重要軍事機關和設施。

同一天,日軍還佔領了遼陽、營口、撫順等20餘座城市,掠地千里。
9月21日,日本駐朝鮮的一個旅團渡過鴨綠江,進攻吉林、遼寧。
一周之內,吉林、遼寧兩省淪陷在日軍的鐵蹄之下。
11月19日,黑龍江省也失陷了。1932年1月2日,日軍進攻錦州,直逼山海關,中國軍隊全部撤退到關內。
短短3個月的時間,中國東三省的大好山河全部陷落了。

  日軍如此輕易地攻佔中國東北三省,主要是因為中國國民黨政府的不抵抗政策。

當時,日軍在東北的兵力還不到1.5萬人,即便全日本的兵力也不過23萬人;而中國東北軍僅正規軍就有10多萬人,全東北的總兵力不下30萬人,武器裝備也不比日軍差。
然而,國民政府首腦蔣介石一心只想消滅中國共產黨、圍剿中國工農紅軍,奉行"攘外必先安內"的不抵抗政策。
日軍發動進攻後,蔣介石通令東北軍:"絕對不抵抗,繳械則任其繳械,入占營房即聽其侵入。
"日軍攻佔錦州後,蔣介石又命令東北軍一槍不放地撤到關內。

  受到中國國民黨政府不抵抗政策的鼓勵,1932年1月28日,日軍又對上海發動了武裝進攻,妄圖奪取中國沿海重鎮,建立通向長江流域和中國內地的侵略基地。

駐守上海的中國第19路軍在未接到抵抗命令的情況下,自動奮起自衛,迎頭痛擊敵軍,粉碎了日軍在4小時內佔領上海的狂言。
在蔣光鼐、蔡廷鍇將軍指揮下,19路軍打退了日軍一次又一次的進攻,殲敵1萬多人;日軍四易指揮官,兵力從6000人增加到10萬人,一個月後仍被阻擊在沿海的狹窄地帶。

  但是,蔣介石對19路軍的英勇抗戰根本不支持,不僅不派援軍,反而命令19路軍"及早收束,避免再戰"。同時,指示中國海軍與侵略中國的日本海軍維持"友誼",給日軍送去雞鴨魚肉。

5月5日,國民黨政府與日本簽訂了一個喪權辱國的《淞滬協定》:承認日軍可以留駐上海,而中國軍隊卻不得在上海周圍設防。
  
  侵佔中國東北之後,日本進而向中國華北地區擴張。1933年1月3日,日軍攻陷山海關。

3月4日攻佔承德,佔領了熱河全省。隨後,日軍向長城各要塞發動進攻,中國29路軍自動奮勇抵抗。
但是,蔣介石卻威脅抗日官兵"侈言抗日者殺無赦",使29路軍陷於孤立無援的境地,最後被迫奉命撤出長城要塞。
日軍隨即大舉入關,佔領了灤西、密雲、遵化、唐山等22個縣。5月31日,國民黨當局與侵華日軍當局簽訂了賣國條約《塘沽協定》,事實上承認了日本對東三省和熱河的侵佔,華北門戶從此洞開,平津受到直接威脅。

  1935年6月27日和7月6日,國民黨政府屈服於日軍淫威,分別與侵華日軍當局簽訂了《秦土協定》和《何梅協定》,同意從察哈爾省和河北省撤出中國軍隊及政府機關,出賣了察哈爾和河北兩省的主權。


  華北危機引起了中國共產黨的高度關注,1935年6月15日,中國蘇維埃中央政府發表了《為反對日本吞併華北與蔣介石賣國宣言》。

1935年8月1日,中共中央在紅軍長征途中發表了《為抗日救國告全體同胞書》,即著名的《八一宣言》,號召全國人民團結起來,停止內戰,一致抗日,組織全國統一的國防政府和抗日聯軍。
同年10月,紅軍經過二萬五千里長征,勝利到達陝北。
11月28日,中國蘇維埃中央政府發佈了《抗日救國宣言》,提出了抗日救國十大綱領,號召全國人民團結起來,反蔣抗日。
12月9日,北平學生和市民3萬多人舉行了聲勢浩大的示威遊行,史稱"一二·九"運動,從此揭開了中國人民抗日救亡運動的序幕。

  而日軍侵佔河北後,又開始以演習為名在盧溝橋附近挑釁,每三、五天"演習"一次,真槍實彈,晝夜不斷,有時竟逼近宛平縣城,模擬攻城。


  1937年7月7日,駐豐台日軍以盧溝橋為假想攻擊目標,在宛平縣城以北地區舉行夜間軍事演習。

當晚11時,日軍以"彷彿"聽到宛平城內有槍聲而致使1名日軍士兵失蹤為由,欲闖入縣城中搜尋。
遭到中國守軍的拒絕。翌日晨5時,日軍悍然炮轟宛平縣城,發動了震驚中外的盧溝橋事變,拉開了全面侵華戰爭的序幕。
  7月8日,日軍大舉進犯宛平縣城,中國駐軍英勇奮戰,打退了敵軍的猖狂進攻。

當日深夜,中國軍隊實施夜襲,一舉殲滅盧溝橋附近的日軍,沉重地打擊了日軍的狂傲氣焰。
日軍見宛平城久攻不下,便玩弄緩兵之計,於8日深夜與北平市長兼第29路軍副軍長秦德純達成3項口頭協議:雙方立即停止射擊;日軍撤至豐台,中國軍隊退到盧溝橋以西地帶;宛平城內防務由保安隊充任。

  當時,駐守冀察和平津地區的是宋哲元麾下的第29軍,包括3個步兵師、1個騎兵師和1個特務旅,加上地方保安部隊,總兵約10萬人。

第29軍原屬馮玉祥將軍領導的西北軍。
1930年馮玉祥、閻錫山反蔣戰爭失敗,西北軍解體。後經張學良允准,將其中的2.2萬兵員改編成29軍,下轄2個師。
宋哲元任軍長,馮治安、張自忠分任37、38師師長。
國民黨軍分為嫡系、旁系和雜牌三種部隊。
29軍不是嫡系,備受歧視。糧餉不足,武器裝備尤為低劣。

  利用休戰之際,日軍緊急向關內集結重兵。

到7月16日,日軍入關部隊已達5個師團,兵力超過10萬人,完成了包圍平津的戰略部署。
7月18日,日軍重新向宛平城發起大舉進攻,炮轟長辛店,狂炸廊坊。
7月25日,日軍攻佔廊坊。7月27日凌晨3時,日軍向通縣發動總攻。
激戰到中午,中國軍隊突圍撤退。同一天清晨5時,日軍出動飛機18架配合作戰,圍攻團河,中國守軍傷亡逾千人。
  7月28日黎明,日軍出動40架飛機、40門重炮,對北平近郊發動總攻,大舉進犯南苑、北苑和西苑。

中國守軍倉促應戰,在敵人優勢炮火和飛機的狂轟濫炸下,被炸得血肉橫飛,很快被日軍切成數段,分割包圍。
不久,南苑失守,29軍副軍長佟麟閣壯烈殉國,第132師師長趙登禹也在撤退時中彈身亡。

  在戰事失利的情況下,29軍所部仍浴血奮戰,節節抵抗,傍晚時分退卻到北城圈。

入夜以後,戰況更加不利,日軍已迫近北平南、北郊的城垣。
鑒於戰局已無法挽回,宋哲元便命令北平郊外部隊向永定河右岸撤退。
當晚11時,宋哲元與北平市市長秦德純等離開北平撤往保定,第38師師長張自忠代理冀察政務委員會委員長兼北平市市長之職,收拾殘局。
7月底,北平淪陷。

  在北平激戰的同時,駐守天津的第29軍第38師一部,於7月29日向日本駐天津各機關及租界發動進攻。

中國軍隊一度攻佔了北倉飛機場及日軍駐守的車站,迫近日租界的海光寺營房。
但是,日軍隨後派來大隊援軍,中國軍隊寡不敵眾,血戰一晝夜後,於30日放棄天津,撤往馬廠。

  精彩旁白:1937年7月盧溝橋事變爆發後,29軍大刀隊奮勇殺敵的英雄事跡通過電訊迅速傳遍祖國各地,上海一家公司年僅23歲的職員麥新(原名孫默心)深受震撼。

他的眼前浮現出一幕幕大刀隊揮舞大刀與鬼子拚殺的壯烈場面,禁不住熱血沸騰,心潮澎湃,產生了創作的衝動。
於是,奮筆疾書,一氣呵成寫完歌詞,又揮筆譜上了慷慨激昂的旋律。大刀隊的英雄氣概,化成了藝術形象,一首《大刀進行曲》誕生了。
出於對29軍大刀隊的崇敬之情,又寫下了"獻給29軍大刀隊"的副標題。

  當年8月,麥新在上海浦東親自指揮了首場演出,激起了聽眾強烈的共鳴。

雷鳴般的掌聲,伴隨著抗日口號聲震動了大廳。歌曲集中表現了中國軍民對日寇無比的憤怒與仇恨,為中華兒女吹起了抗日的號角!
  《大刀進行曲》原歌詞如下:
  大刀向鬼子們的頭上砍去,二十九軍的弟兄們,抗戰的一天來到了,抗戰的一天來到了!前面有東北的義勇軍,後面有全國的老百姓,咱們二十九軍不是孤軍。看準那敵人,把它消滅!把它消滅!衝啊!大刀向鬼子們的頭上砍去,殺!
  --《天津老年時報》


 

Author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