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5月11日 星期五

內憂攻強,外患擊弱

    齊簡公時,田常想在齊國造反(約在公元前 484 年),又怕高、國、鮑、 晏等大臣作梗,所以想改調部隊反攻打魯國。

  孔子聽到消息,告訴門下學生說:「魯國是我們祖墳所在地,是父母之 國,如今十分危急,各位何不出去想想辦法呢?」


  子路隨即請求外出,孔子不答應。子張、子石也請求外出,孔子也不答 應。子貢請求外出,孔子答應。
  子貢於是來到齊國,遊說田常:「你要攻打魯國,錯啦!魯國是難打的 國家,它的城牆又薄又低,土了又窄又低,國君遇笨而不仁,大臣虛偽而無 用,士民又厭惡作戰,所以不能攻打。

你不如去攻打吳國,吳國的城牆又厚 又高,土地廣闊,裝備新式堅固,戰士都是精選而且健壯的,有重器精兵,
又有賢明的大夫守禦,比較容易攻打。」


  田常生氣地說:「你認為難的,卻是人家認為容易的;你所謂容易的, 卻是人家所謂難的。你說這些,是什麼道理呢?」
  子貢說:「我聽說國內有憂患的,就攻打強國;國外有憂患的,才先攻 打弱國。我聽說你曾三度受封卻都未成功,是國內大臣不順從的緣故。

而你 現在想攻打魯來擴充齊國的領域,戰勝了則國軍榮耀、國家強盛。
其他大臣 的地位提高了,但你卻毫無功勞,反而會與國君日漸疏遠,那你想成就大事, 難嘍!所以說,「不如攻打吳國。」
倘若打吳國,不勝,人民死在國外,國 內大臣的勢力也空虛了。這麼一來,對你而言,不再有大臣作梗,也不會有 人民責怪你,而能夠控制齊國的,只有你了。」
  田常說:「有道理。」



 

Author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